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3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2页 |
1.4 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社区矫正刑的概述 | 第13-17页 |
2.1 社区矫正与社区矫正刑的概念辨析 | 第13-15页 |
2.1.1 社区矫正内涵 | 第13-14页 |
2.1.2 社区矫正刑概念 | 第14-15页 |
2.2 社区矫正刑的特征 | 第15页 |
2.2.1 社区矫正刑是一种开放性限制自由刑 | 第15页 |
2.2.2 社区矫正刑是一种资格刑 | 第15页 |
2.2.3 社区矫正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原管制的对象 | 第15页 |
2.3 社区矫正刑的价值 | 第15-17页 |
2.3.1 社区矫正刑改变了现有的刑罚体系 | 第15-16页 |
2.3.2 社区矫正刑更加体现了刑罚的经济性价值 | 第16-17页 |
3 管制刑的现状 | 第17-23页 |
3.1 管制刑的定义变迁 | 第17-18页 |
3.2 管制刑的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3.2.1 1997 年刑法中的管制刑 | 第18页 |
3.2.2 《刑法修正案(八)》中的管制刑 | 第18-19页 |
3.3 管制刑的存废之争 | 第19-23页 |
3.3.1 管制刑废除论 | 第19-21页 |
3.3.2 管制刑存留论 | 第21-22页 |
3.3.3 笔者的观点 | 第22-23页 |
4 社区矫正刑替代管制刑设想 | 第23-29页 |
4.1 社区矫正刑的立法 | 第23-24页 |
4.2 社区矫正刑适用主体以及适用范围 | 第24-25页 |
4.3 社区矫正刑适用方法 | 第25-26页 |
4.4 社区矫正刑的执行 | 第26-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后记 | 第32-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