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美她司酮对肺癌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表第9-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1页
    1.1 肺癌耐药性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1.1 肺癌的危害与治疗第11-12页
        1.1.2 肺癌耐药性机制第12-15页
        1.1.3 肿瘤耐药逆转策略第15-16页
    1.2 EGFR通路及其抑制剂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1 EGFR信号通路第16页
        1.2.2 EGFR-TKI分类及耐药性第16-17页
    1.3 米非司酮及代谢产物美她司酮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1 米非司酮简介第17页
        1.3.2 米非司酮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第17-18页
        1.3.3 米非司酮逆转药物耐药性研究进展第18页
        1.3.4 美她司酮简介第18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8-21页
        1.4.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论文的创新点第20-21页
第二章 美她司酮体外干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研究第21-45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1-23页
        2.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第21-22页
        2.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第22-23页
    2.2 常用溶液的配制第23-24页
    2.3 实验方法第24-29页
        2.3.1 细胞培养第24-25页
        2.3.2 CCK8法确定厄洛替尼和美她司酮的敏感度第25-26页
        2.3.3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第26页
        2.3.4 普通倒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第26-27页
        2.3.5 DAPI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第27页
        2.3.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第27-28页
        2.3.7 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第28页
        2.3.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第28-29页
        2.3.9 流式细胞仪检测Caspase活性第29页
        2.3.10 统计学分析第29页
    2.4 实验结果第29-40页
        2.4.1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对厄洛替尼和美她司酮的敏感性第29-30页
        2.4.2 美她司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第30-32页
        2.4.3 美她司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形态的影响第32-33页
        2.4.4 美她司酮对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核的影响第33-34页
        2.4.5 美她司酮对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第34-35页
        2.4.6 美她司酮对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35-37页
        2.4.7 美她司酮对不同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第37-39页
        2.4.8 美她司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caspase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2.5 讨论第40-43页
        2.5.1 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和美她司酮的敏感性第40-41页
        2.5.2 美她司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第41-42页
        2.5.3 美她司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第42页
        2.5.4 美她司酮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第42-43页
    2.6 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美她司酮体内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研究第45-52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5-46页
        3.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第45页
        3.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第45-46页
    3.2 常用溶液的配制第46页
    3.3 实验方法第46-48页
        3.3.1 细胞培养第46页
        3.3.2 动物第46页
        3.3.3 A549裸鼠皮下非小细胞肺癌模型的建立第46-47页
        3.3.4 组织切片第47-48页
        3.3.5 统计学分析第48页
    3.4 实验结果第48-50页
        3.4.1 美她司酮对皮下移植瘤裸鼠体重和肿瘤体积的影响第48-49页
        3.4.2 美她司酮对皮下移植瘤裸鼠瘤重的影响第49-50页
        3.4.3 HE染色法观察裸鼠移植瘤的组织病理学形态第50页
    3.5 讨论第50-51页
    3.6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美她司酮干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机制研究第52-74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52-53页
        4.1.1 主要的实验药品与试剂第52页
        4.1.2 主要的仪器设备与耗材第52-53页
    4.2 常用试剂的配制第53-54页
    4.3 实验方法第54-60页
        4.3.1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量变化第54-56页
        4.3.2 qRT-PCR测定抑癌基因mRNA表达第56-58页
        4.3.3 免疫组化第58-60页
        4.3.4 统计学分析第60页
    4.4 实验结果第60-69页
        4.4.1 美她司酮对PCNA和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0-61页
        4.4.2 美她司酮对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1-63页
        4.4.3 美她司酮对P53和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第63-65页
        4.4.4 美她司酮对PI3 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的影响第65-66页
        4.4.5 美她司酮对EGFR和P-EGFR表达的影响第66页
        4.4.6 美她司酮对EGF诱导的EGFR和P-EGFR表达的影响第66-68页
        4.4.7 美她司酮对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的影响第68页
        4.4.8 美她司酮对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的影响第68-69页
    4.5 讨论第69-72页
        4.5.1 美她司酮对细胞周期蛋白和PCNA的影响第69-70页
        4.5.2 美她司酮对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第70-71页
        4.5.3 美她司酮对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第71-72页
        4.5.4 美她司酮对肿瘤组织中细胞增殖的影响第72页
    4.6 小结第72-74页
结论第74-75页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6页
致谢第86-87页
个人简历第87-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基本药物可及性研究
下一篇:哺乳期母子分离对C57BL/6雌性小鼠成年后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