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现代农业园区概述 | 第14-21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涵义 | 第14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特点 | 第14-16页 |
·现代农业的特点 | 第14-15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特点 | 第15-16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类型 | 第16-17页 |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 第17-20页 |
·国外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国内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启示与思考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研究 | 第21-38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区位与选址 | 第21-24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区位选择 | 第21-22页 |
·影响现代农业园区选址的因素 | 第22-24页 |
·立地条件 | 第22-23页 |
·经济条件 | 第23页 |
·科技条件 | 第23-24页 |
·人文条件 | 第24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思路 | 第24-25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规划 | 第25-30页 |
·产业规划目标 | 第25-26页 |
·产业规划原则 | 第26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26页 |
·经济效益原则 | 第26页 |
·市场供求原则 | 第26页 |
·主导产业优势原则 | 第26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6页 |
·产业规划的基础理论 | 第26-28页 |
·增长极理论 | 第26页 |
·系统工程理论 | 第26-27页 |
·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理论 | 第2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页 |
·创业中心与风险投资理论 | 第27-28页 |
·产业规划内容 | 第28-30页 |
·功能定位 | 第28页 |
·主导产业规划 | 第28页 |
·优势产业规划 | 第28页 |
·附属产业规划 | 第28-29页 |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 第29页 |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 第29页 |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 第29-30页 |
·保障措施 | 第30页 |
·现代农业园区的物质景观系统规划 | 第30-36页 |
·物质景观系统规划目标 | 第31页 |
·物质景观系统规划原则 | 第31-32页 |
·生态性原则 | 第31页 |
·合理性原则 | 第31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31-32页 |
·地域(特色)性原则 | 第32页 |
·协调性原则 | 第32页 |
·文化性原则 | 第32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32页 |
·物质景观系统规划的基础理论 | 第32-33页 |
·景观学及其基本理论 | 第32-3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3页 |
·物质景观系统规划内容 | 第33-36页 |
·空间布局规划 | 第33-34页 |
·生态格局规划 | 第34-35页 |
·形象规划 | 第35页 |
·基础设施规划 | 第35-36页 |
·产业规划与物质景观系统规划的关系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实践案例 | 第38-49页 |
·园区规划背景 | 第38页 |
·园区总体定位与目标 | 第38页 |
·园区概况 | 第38-39页 |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 第38-39页 |
·自然资源条件 | 第39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9页 |
·分析与评价 | 第39页 |
·优势 | 第39页 |
·劣势 | 第39页 |
·园区产业规划 | 第39-44页 |
·园区产业规划内容 | 第39-41页 |
·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 第41页 |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 第41-42页 |
·经济效益 | 第41页 |
·社会效益 | 第41页 |
·生态效益 | 第41-42页 |
·风险评估 | 第42页 |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组织管理 | 第42页 |
·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保障措施 | 第43-44页 |
·建设期限 | 第44页 |
·园区物质景观规划 | 第44-48页 |
·空间布局规划 | 第44-45页 |
·生态格局规划 | 第45-46页 |
·形象规划 | 第46-47页 |
·基础设施规划 | 第47-48页 |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第47页 |
·给排水系统规划 | 第47页 |
·电力和电信工程系统规划 | 第47页 |
·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系统规划 | 第47-48页 |
·综合防灾规划 | 第48页 |
·案例分析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表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