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1.1 国内外改造工程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1.1.1 房屋改造的必要性 | 第8-9页 |
| 1.1.2 房屋改造方式分类以及实例 | 第9-11页 |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政策法规 | 第11-12页 |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12-13页 |
| 1.2.1 钢结构增宽改造的优越性 | 第12-13页 |
| 1.2.2 增宽改造对象 | 第13页 |
| 1.3 既有建筑钢结构增宽改造的可行性分析与技术评价 | 第13-15页 |
| 1.3.1 既有房屋增宽可行性分析 | 第13-14页 |
| 1.3.2 既有房屋增宽的技术经济评价 | 第14-15页 |
|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 2 工程概况以及结构选型 | 第16-21页 |
| 2.1 工程概况 | 第16-17页 |
| 2.2 改造方案选取 | 第17-18页 |
| 2.3 节点连接形式 | 第18-20页 |
| 2.4 结构方案选取 | 第20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3 组合结构的静力分析 | 第21-26页 |
| 3.1 建立模型 | 第21-22页 |
| 3.2 原结构部分的计算 | 第22-24页 |
| 3.3 钢结构部分的计算 | 第24-2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4 组合结构的动力分析 | 第26-44页 |
| 4.1 模态分析 | 第26-31页 |
| 4.2 组合结构的水平反应谱地震分析 | 第31-40页 |
| 4.2.1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 第31页 |
| 4.2.2 反应谱理论 | 第31-32页 |
| 4.2.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32-33页 |
| 4.2.4 反应谱分析在SAP2000中实现 | 第33-34页 |
| 4.2.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 第34-40页 |
| 4.3 竖向反应谱地震分析 | 第40-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5 多遇地震下组合结构的时程分析 | 第44-67页 |
| 5.1 建立动力方程 | 第44-45页 |
| 5.2 时程分析法 | 第45-47页 |
| 5.3 地震波的选择 | 第47-50页 |
| 5.4 地震波在SAP2000中的实现 | 第50-51页 |
| 5.5 原结构部分的对比计算 | 第51-60页 |
| 5.6 钢结构部分计算 | 第60-65页 |
| 5.7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6 增宽钢结构部分的简化计算 | 第67-73页 |
| 6.1 模型建立 | 第67-68页 |
| 6.2 单独钢结构模型与组合结构模型的静力计算 | 第68-69页 |
| 6.3 单独钢结构模型与组合结构模型的反应谱地震作用计算 | 第69-72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 7.1 结论 | 第73页 |
| 7.2 展望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