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市值管理的法理分析 | 第14-20页 |
(一)市值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 第14-15页 |
(二)法律干预市值管理的原则和边界 | 第15-20页 |
二、市值管理信息披露的特殊性 | 第20-23页 |
(一)主体的多元性与的特定性 | 第21页 |
(二)综合性 | 第21-22页 |
(三)主动性信息披露 | 第22-23页 |
三、市值管理的违规表现形式及特点 | 第23-29页 |
(一)“PE+上市公司” | 第23-25页 |
(二)大宗交易与股份减持(“操盘”模式) | 第25页 |
(三)并购重组 | 第25-26页 |
(四)特点分析 | 第26-29页 |
四、市值管理信息披露的标准 | 第29-32页 |
(一)目的正当性 | 第29-30页 |
(二)主体适格 | 第30页 |
(三)有效性 | 第30-31页 |
(四)适度性 | 第31页 |
(五)重大性 | 第31-32页 |
五、完善市值管理信息披露的建议 | 第32-40页 |
(一)明确市值管理的含义和法律界定 | 第32-33页 |
(二)规范减持行为信息披露 | 第33-34页 |
(三)扩大内幕知情人披露范围 | 第34页 |
(四)增强信息披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第34-36页 |
(五)市值管理计划预披露(提前6个月披露) | 第36-37页 |
(六)优化市值管理信息披露的配套措施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