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的事故隐患分级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1.1.1 全国事故隐患的治理现状不容乐观 | 第11-12页 |
| 1.1.2 事故隐患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 第12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1.2.1 事故隐患分类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事故隐患分级现状 | 第13-17页 |
| 1.2.3 事故隐患分级现状的存在问题 | 第17-18页 |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页 |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1.3.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第2章 事故隐患风险分级理论基础 | 第20-36页 |
| 2.1 风险分级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 2.1.1 指标选取原则 | 第23-24页 |
| 2.1.2 风险分级的方法和原则 | 第24-26页 |
| 2.2 事故隐患风险分级模型 | 第26-35页 |
| 2.2.1 事故隐患定性分级模型 | 第26-29页 |
| 2.2.2 事故隐患定量分级模型 | 第29-31页 |
| 2.2.3 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 第31-35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事故人因隐患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 第36-48页 |
| 3.1 事故人因隐患的特点 | 第36页 |
| 3.2 事故人因隐患风险评价指标 | 第36-41页 |
| 3.3 事故人因隐患风险分级模型 | 第41-42页 |
| 3.4 事故人因隐患风险分级评价体系 | 第42-46页 |
| 3.5 事故人因隐患分级实例验证 | 第46-47页 |
| 3.5.1 事故人因隐患实例分析 | 第46页 |
| 3.5.2 事故人因隐患实证分析工具及评价结果 | 第46-47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事故物因隐患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 第48-61页 |
| 4.1 事故物因隐患的特点 | 第48页 |
| 4.2 事故物因隐患风险评价指标 | 第48-53页 |
| 4.3 事故物因隐患风险分级模型 | 第53-54页 |
| 4.4 事故物因隐患风险评价体系 | 第54-59页 |
| 4.5 事故物因隐患风险实例验证 | 第59-60页 |
| 4.5.1 事故物因隐患实例分析 | 第59页 |
| 4.5.2 事故物因隐患实证分析工具及评价结果 | 第59-60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事故环因隐患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 第61-76页 |
| 5.1 事故环因隐患的特点 | 第61页 |
| 5.2 事故环因隐患风险评估指标 | 第61-66页 |
| 5.3 事故环因隐患风险分级模型 | 第66-67页 |
| 5.4 事故环因隐患风险评价体系 | 第67-73页 |
| 5.5 事故环因隐患风险分级实例验证 | 第73-75页 |
| 5.5.1 事故环因隐患实例分析 | 第73页 |
| 5.5.2 事故环因隐患实证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73-7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6章 事故管因隐患风险分级方法研究 | 第76-87页 |
| 6.1 事故管因隐患的特点 | 第76页 |
| 6.2 事故管因隐患风险评估指标 | 第76-81页 |
| 6.3 事故管因隐患风险分级模型 | 第81页 |
| 6.4 事故管因隐患风险评价体系 | 第81-85页 |
| 6.5 事故管因隐患风险分级实例验证 | 第85-86页 |
| 6.5.1 事故管因隐患实例分析 | 第85页 |
| 6.5.2 事故管因隐患实证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85-86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第87-90页 |
| 7.1 结论 | 第87-88页 |
| 7.2 展望 | 第88-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附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