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面向固定平台的多特征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页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论文结构安排第15-17页
第2章 目标检测与跟踪的理论基础第17-26页
    2.1 图像去噪第17-18页
    2.2 特征提取第18-21页
        2.2.1 目标特征分类第18-19页
        2.2.2 目标特征提取第19-21页
    2.3 目标检测第21-24页
    2.4 目标跟踪第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固定平台的目标检测算法研究第26-42页
    3.1 固定平台目标检测的特征分析第26-27页
        3.1.1 目标类型第26页
        3.1.2 目标主要特征第26-27页
    3.2 基于固定平台的目标检测算法第27-32页
        3.2.1 图像遍历第28-29页
        3.2.2 颜色空间第29-31页
        3.2.3 颜色阈值算法的实现第31-32页
    3.3 视频图像的边缘检测第32-38页
        3.3.1 边缘检测第32-33页
        3.3.2 梯度计算及常见的边缘检测算子第33-38页
    3.4 区域融合算法第38-41页
    3.5 目标检测算法的试验验证第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固定平台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第42-58页
    4.1 BRISK算法介绍第42-43页
    4.2 基于CMT跟踪算法的研究第43-47页
        4.2.1 静态自适应一致性约束第44页
        4.2.2 一致性约束聚类第44-45页
        4.2.3 一致性约束的滤除第45-46页
        4.2.4CMT算法输出第46页
        4.2.5CMT跟踪算法的实现步骤第46-47页
    4.3 基于改进的CMT跟踪算法研究第47-52页
        4.3.1 局部检测算法的引入第47-49页
        4.3.2 融入卡尔曼滤波器的CMT跟踪算法第49-52页
        4.3.3 针对目标消失的自动重检测第52页
    4.4 跟踪算法的对比试验研究第52-57页
        4.4.1 几种常用的目标跟踪算法第52-53页
        4.4.2 跟踪算法的对比试验第53-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固定平台伺服跟踪系统的设计第58-68页
    5.1 固定平台伺服跟踪系统第58页
    5.2 固定平台的硬件组成第58-62页
    5.3 串口通信第62-63页
    5.4 伺服跟踪的PID控制第63-66页
        5.4.1 PID控制原理第63-64页
        5.4.2 PID参数整定第64页
        5.4.3 双环PID控制第64-65页
        5.4.4 双环PID控制系统的输入量第65-66页
    5.5 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的硬件系统测试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稀疏表示的图像分类和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下一篇:地市供电企业政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