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P2P网络借贷行为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页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评 | 第14-15页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 | 第17页 |
2.2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 | 第17-18页 |
2.3 P2P网络借贷行为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3.1 信任理论 | 第18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2.3.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19页 |
2.3.4 投资行为学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1-28页 |
3.1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3.1.1 初始发展期 | 第21页 |
3.1.2 快速扩张期 | 第21-22页 |
3.1.3 风险爆发期 | 第22页 |
3.1.4 政策调整期 | 第22-23页 |
3.2 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3.2.1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规模不断壮大 | 第23-25页 |
3.2.2 我国P2P网络借贷问题平台接连出现 | 第25页 |
3.2.3 我国P2P网络借贷利率下降趋势稳定 | 第25-28页 |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的理论假设 | 第28-31页 |
4.1 理论假设与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28-29页 |
4.1.1 出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4.1.2 出借行为的理论模型 | 第29页 |
4.2 出借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 | 第29-30页 |
4.3 出借人收益要求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设 | 第30-31页 |
第五章 我国城镇居民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31-40页 |
5.1 数据采集 | 第31页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5.3 变量的选取 | 第32-35页 |
5.3.1 出借行为变量的选取 | 第32-34页 |
5.3.2 出借人要求收益变量的选取 | 第34-35页 |
5.4 模型的选取 | 第35-36页 |
5.4.1 出借行为研究模型 | 第35-36页 |
5.4.2 出借人要求收益研究模型 | 第36页 |
5.5 城镇居民P2P网络借贷行为实证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5.5.1 出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5.5.2 出借人要求收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0-4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0页 |
6.2 关于规范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建议 | 第40-43页 |
6.2.1 对P2P网络借贷参与者的建议 | 第41页 |
6.2.2 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建议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