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半水硫酸钙晶须(HH)概述 | 第12-17页 |
1.2.1 半水硫酸钙晶须的性质及特点 | 第12页 |
1.2.2 半水硫酸钙晶须制备方法 | 第12-15页 |
1.2.3 半水硫酸钙晶须的应用 | 第15-17页 |
1.3 半水硫酸钙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有机改性 | 第17-19页 |
1.3.2 无机改性 | 第19页 |
1.4 砷污染水体净化技术 | 第19-23页 |
1.4.1 砷的性质及危害 | 第20-22页 |
1.4.2 砷污染水体吸附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原料与方法 | 第25-32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方法及操作 | 第26-29页 |
2.2.1 半水硫酸钙晶须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2 半水硫酸钙晶须的表面改性 | 第27-29页 |
2.3 分析表征方法 | 第29-32页 |
2.3.1 形貌观察 | 第29页 |
2.3.2 热重分析 | 第29页 |
2.3.3 激光粒度分析 | 第29-30页 |
2.3.4 BET分析 | 第30页 |
2.3.5 砷浓度的测试 | 第30-31页 |
2.3.6 X射线衍射(XRD,X-ray diffraction) | 第31-32页 |
第3章 常压盐溶液法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 | 第32-47页 |
3.1 硫酸浓度 | 第32-34页 |
3.1.1 硫酸浓度对HH形貌的影响 | 第32-34页 |
3.1.2 硫酸浓度对HH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4页 |
3.2 氯化钙浓度 | 第34-37页 |
3.2.1 氯化钙对HH形貌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氯化钙浓度对HH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温度 | 第37-39页 |
3.3.1 温度对HH形貌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2 温度对HH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39页 |
3.4 硫酸钙质量百分含量 | 第39-44页 |
3.4.1 硫酸钙质量百分含量对HH形貌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2 硫酸钙质量百分含量对HH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1-44页 |
3.5 转速 | 第44-46页 |
3.5.1 转速对HH形貌的影响 | 第44页 |
3.5.2 转速对HH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氯化铜和磷酸钠复合改性半水硫酸钙晶须 | 第47-53页 |
4.1 改性剂的确定 | 第47-48页 |
4.2 半水硫酸钙晶须改性的控制参数 | 第48-51页 |
4.2.1 改性反应时间 | 第48-49页 |
4.2.2 改性pH | 第49页 |
4.2.3 改性反应温度 | 第49-50页 |
4.2.4 氯化铜浓度 | 第50-51页 |
4.2.5 磷酸钠浓度 | 第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半水硫酸钙晶须改性条件优化 | 第53-63页 |
5.1 P-B设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5.2 BBD设计与响应面分析 | 第55-62页 |
5.2.1 BBD实验设计与结果 | 第55-56页 |
5.2.2 回归方程与方差分析 | 第56-57页 |
5.2.3 改性HH晶须砷吸附性能的响应面分析 | 第57-6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结论、建议及创新点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论文不足与建议 | 第64页 |
6.3 创新点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