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降低行政成本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关于政务服务中心的研究第14-16页
        1.2.2 关于行政成本的研究第16-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第22-30页
    2.1 相关概念第22-26页
        2.1.1 县和县级第22-23页
        2.1.2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第23-25页
        2.1.3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第25-26页
    2.2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的基本特征第26-27页
    2.3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降低行政成本的理论基础第27-30页
        2.3.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27-28页
        2.3.2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8页
        2.3.3 成本与收益理论第28-29页
        2.3.4 廉价政府理论第29-30页
第3章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0-42页
    3.1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发展现状第30-31页
    3.2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问题分析第31-38页
        3.2.1 人员经费增长较快第37页
        3.2.2 公务成本持续较高第37页
        3.2.3 场地建设攀比铺张第37-38页
        3.2.4 程序成本居高不下第38页
    3.3 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偏高的原因分析第38-42页
        3.3.1 管理体制不健全第38-39页
        3.3.2 运行机制不顺畅第39-40页
        3.3.3 职能定位不清晰第40页
        3.3.4 技术水平不均衡第40页
        3.3.5 管理理念有偏差第40-42页
第4章 国外政务服务中心降低行政成本的经验和启示第42-51页
    4.1 国外做法和经验第42-49页
        4.1.1 新加坡第42-45页
        4.1.2 美国第45-47页
        4.1.3 澳大利亚第47-49页
    4.2 对我国降低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的启示第49-51页
        4.2.1 要形成较强的领导管理体系第49页
        4.2.2 要坚持公众需求与服务供给相互配套第49页
        4.2.3 要坚持政务服务中心与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第49-50页
        4.2.4 要坚持网络虚拟与物理实体相结合第50页
        4.2.5 要坚持服务宣传与服务创新的有机结合第50-51页
第5章 推进县级政府服务中心降低行政成本的对策探析第51-61页
    5.1 为降低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行政成本提供体制保障第51-53页
        5.1.1 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务服务中心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第51-52页
        5.1.2 探索建立顶层领导和指导机构规范政务服务标准第52-53页
        5.1.3 探索建立政务服务协调体系第53页
    5.2 建立健全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第53-55页
        5.2.1 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第53-54页
        5.2.2 严格落实内部监督第54页
        5.2.3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第54-55页
        5.2.4 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55页
    5.3 定位和转变县级政务服务中心职能第55-57页
        5.3.1 发挥县级党委政府作用第55-56页
        5.3.2 因地制宜综合功能定位第56-57页
    5.4 优化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流程第57-58页
        5.4.1 一个窗口受理第57页
        5.4.2 一站式审批第57页
        5.4.3 一条龙服务第57-58页
        5.4.4 一个窗口收费第58页
    5.5 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化建设第58-59页
        5.5.1 加强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共享第58页
        5.5.2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第58-59页
        5.5.3 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第59页
    5.6 提高领导者和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第59-61页
        5.6.1 进一步树立理念第59页
        5.6.2 进一步加强管理第59-60页
        5.6.3 进一步完善激励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权与治理绩效--基于老挝首都万象地区村庄建设发展的案例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在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中的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