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材料腐蚀图像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腐蚀特征信息的组成及特点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信息处理相关技术 | 第15-27页 |
2.1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信息获取技术 | 第15-19页 |
2.1.1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信息的获取方式 | 第15-17页 |
2.1.2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信息预处理 | 第17-18页 |
2.1.3 图像信息存储技术 | 第18-19页 |
2.2 颜色的特性及颜色空间 | 第19-25页 |
2.2.1 颜色的特性 | 第19-20页 |
2.2.2 颜色空间 | 第20-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3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分割处理 | 第27-43页 |
3.1 图像分割技术 | 第27-31页 |
3.1.1 图像分割技术的定义 | 第27-28页 |
3.1.2 常见的图像分割技术 | 第28-31页 |
3.2 材料腐蚀特征图像分割处理 | 第31-41页 |
3.2.1 水平集分割的理论基础 | 第32页 |
3.2.2 测地线主动轮廓模型 | 第32-35页 |
3.2.3 基于Mexican hat函数改进的GAC模型 | 第35-37页 |
3.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7-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材料腐蚀特征区域颜色处理 | 第43-57页 |
4.1 材料腐蚀特征区域主颜色处理方式 | 第43-46页 |
4.1.1 材料腐蚀特征区域颜色信息分析 | 第43-44页 |
4.1.2 几种常见的主颜色处理方法 | 第44-46页 |
4.2 FCM聚类算法与材料腐蚀特征区域主颜色处理方法研究 | 第46-56页 |
4.2.1 FCM聚类算法 | 第46-48页 |
4.2.2 根据改进的颜色量化算法获取C值 | 第48-51页 |
4.2.3 初始聚类中心的选取 | 第51-52页 |
4.2.4 改进的FCM聚类算法 | 第52-54页 |
4.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材料腐蚀特征区域色差评定 | 第57-67页 |
5.1 色差评定与腐蚀特征信息数据库 | 第57-60页 |
5.1.1 色差评定的作用及方式 | 第57-58页 |
5.1.2 材料腐蚀信息数据库的构建 | 第58-60页 |
5.2 材料腐蚀特征区域颜色色差评定 | 第60-64页 |
5.2.1 色差处理相关公式 | 第60-63页 |
5.2.2 材料腐蚀特征区域颜色色差处理方式 | 第63页 |
5.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7-68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8页 |
6.3 前景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