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紫花苜蓿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 植物繁育系统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 植物结实结籽格局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2.3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4 试验设计 | 第18-19页 |
2.5 测量内容及方法 | 第19-22页 |
2.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第22-23页 |
第3章 苜蓿花部特征及散粉特性的研究 | 第23-31页 |
3.1 苜蓿散粉时间的确定 | 第23-25页 |
3.2 不同雄蕊散粉时期苜蓿花部形态研究 | 第25-27页 |
3.3 不同散粉时期与花部形态相关性研究 | 第27页 |
3.4 不同散粉时期花粉活力研究分析 | 第27-28页 |
3.5 不同散粉时期柱头可授性研究 | 第28-29页 |
3.6 花粉量和胚珠数 | 第29页 |
3.7 小结 | 第29-31页 |
第4章 苜蓿开花习性研究 | 第31-35页 |
4.1 开花物候 | 第31页 |
4.2 花序开放特点分析 | 第31-32页 |
4.3 花序开放动态分析 | 第32-33页 |
4.4 不同散粉时期单花开放特点研究 | 第33页 |
4.5 小结 | 第33-35页 |
第5章 不同交配系统对苜蓿结实特性的影响 | 第35-43页 |
5.1 近亲交配对苜蓿结实特性影响 | 第35页 |
5.2 种间杂交对苜蓿结实特性影响 | 第35-37页 |
5.3 近亲交配对苜蓿荚果性状影响 | 第37页 |
5.4 近亲交配对紫花苜蓿种子性状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5.5 种间杂交对苜蓿荚果及种子性状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5.6 不同交配方式对苜蓿花粉萌发和花粉管发育的影响 | 第39-42页 |
5.7 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3-47页 |
6.1 讨论 | 第43-45页 |
6.2 结论 | 第45-46页 |
6.3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