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1.1 论文选题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1.3.1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22页 |
|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第15页 |
| 2.2 研究区行政区划演变 | 第15-17页 |
| 2.3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19页 |
| 2.5 土地利用现状 | 第19-22页 |
| 3 农村土地政策演变 | 第22-38页 |
| 3.1 清后期赤峰地区的土地政策 | 第22-23页 |
| 3.2 民国和“满洲国”时期的土地政策 | 第23-27页 |
| 3.2.1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政策 | 第23-25页 |
| 3.2.2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土地政策 | 第25-26页 |
| 3.2.3 伪满洲国时期的土地政策 | 第26-27页 |
| 3.3 新中国成立前后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政策 | 第27-33页 |
| 3.3.1 “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政策 | 第27-29页 |
| 3.3.2 “农民个体所有,劳动互助组”的互助政策 | 第29-33页 |
| 3.3.3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的农村土地政策 | 第33页 |
| 3.4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时期的土地政策 | 第33-37页 |
| 3.4.1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政策 | 第34-35页 |
| 3.4.2 农村土地流转政策 | 第35-37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农村土地政策演变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38-48页 |
| 4.1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38-46页 |
| 4.1.1 对农区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第38-43页 |
| 4.1.2 对牧区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 4.2 对地区文化的影响 | 第46页 |
| 4.3 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46-48页 |
| 5 结论 | 第48-49页 |
| 6 启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