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德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3-15页
        1.2.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创新点及难点第15-16页
        1.4.1 创新点第15页
        1.4.2 难点第15-16页
2 关键概念与理论综述第16-25页
    2.1 产业竞争力第16-17页
        2.1.1 产业与竞争力概念第16页
        2.1.2 产业竞争力的涵义第16-17页
    2.2 汽车产业竞争力第17-19页
        2.2.1 汽车产业竞争力涵义第17-18页
        2.2.2 汽车产业竞争力构成第18-19页
    2.3 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第19-21页
        2.3.1 竞争优势理论第19-20页
        2.3.2 波特钻石理论第20-21页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21-25页
        2.4.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21-22页
        2.4.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第22-23页
        2.4.3 简要述评第23-25页
3 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5-35页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第25-27页
        3.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第25页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架构第25-27页
    3.2 评价指标的衡量第27-32页
        3.2.1 产业环境竞争力第27-28页
        3.2.2 产业组织竞争力第28-29页
        3.2.3 产业创新竞争力第29-30页
        3.2.4 产业国际竞争力第30-32页
    3.3 核心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2-35页
        3.3.1 核心指标的筛选第32-33页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3-35页
4 中德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第35-47页
    4.1 中德汽车产业发展概况第35-39页
        4.1.1 发展规模第35-36页
        4.1.2 技术创新第36-37页
        4.1.3 出口贸易第37-39页
    4.2 中德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测定第39-43页
        4.2.1 测定方法第39-41页
        4.2.2 测定结果第41-43页
    4.3 中德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第43-47页
        4.3.1 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低第43-44页
        4.3.2 中国汽车产业出口竞争力弱第44-45页
        4.3.3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缓慢第45-47页
5 德国汽车对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有益借鉴第47-52页
    5.1 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路径第47页
        5.1.1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指导思想第47页
        5.1.2 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原则第47页
    5.2 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第47-52页
        5.2.1 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47-48页
        5.2.2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第48-49页
        5.2.3 注重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创新能力第49-50页
        5.2.4 调整出口战略引领国际发展趋势第50-51页
        5.2.5 培育高素质综合性汽车产业人才第51-52页
6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共艺术理念下商业建筑的互动性探析
下一篇:深水基础围堰施工用钢板桩受力及安全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