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陶瓷工业论文--陶瓷制品论文

Zn、Zn/Ce、Zn/Y及B掺杂TiO2纳米材料的抗菌性能及抗菌陶瓷的制备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7-37页
    1.1 引言第17-18页
    1.2 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2.1 抗菌材料的概念及分类第18-20页
        1.2.2 国内外抗菌材料研究进展第20-22页
    1.3 TiO_2光催化抗菌材料第22-29页
        1.3.1 纳米TiO_2在抗菌领域的应用第22-23页
        1.3.2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第23-25页
        1.3.3 半导体光催化工作原理第25-27页
        1.3.4 TiO_2光催化杀菌机理研究第27-29页
    1.4 提高TiO_2光催化剂活性的方法第29-33页
        1.4.1 改进TiO_2催化剂的制备技术第29-30页
        1.4.2 复合半导体第30页
        1.4.3 离子掺杂改性处理TiO_2催化剂第30-33页
        1.4.4 超强酸化第33页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3-37页
        1.5.1 本课题的提出与意义第33-35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35-36页
        1.5.3 创新点第36-37页
第2章 TiO_2纳米材料的制备第37-55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37-38页
    2.3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第38-40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38-39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9页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9页
        2.3.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第39-40页
        2.3.5 BET比表面积测定第40页
    2.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40-42页
        2.4.1 菌悬液的制备第40-41页
        2.4.2 抑菌环法第41-42页
        2.4.3 烧瓶振荡法第42页
    2.5 纳米TiO_2的制备与抗菌性能评价第42-53页
        2.5.1 溶胶-凝胶法的发展史和基本原理第42-44页
        2.5.2 纳米TiO_2表征第44-51页
        2.5.3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2.6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3章 锌掺杂TiO_2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第55-105页
    3.1 引言第55页
    3.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55-56页
    3.3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第56页
        3.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56页
        3.3.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56页
        3.3.3 悬浊液中掺杂离子的释放量第56页
    3.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56-57页
    3.5 掺杂量对锌掺杂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57-75页
        3.5.1 溶胶-凝胶法制备锌掺杂TiO_2纳米材料第57页
        3.5.2 材料表征第57-70页
        3.5.3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75页
    3.6 表面活性剂对Zn-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75-82页
    3.7 焙烧温度对Zn-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82-101页
        3.7.1 材料表征第82-90页
        3.7.2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0-101页
    3.8 暗光对Zn-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01-102页
    3.9 本章小结第102-105页
第4章 锌/铈共掺杂纳米TiO_2抗菌材料研究第105-145页
    4.1 引言第105页
    4.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105页
    4.3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第105-106页
        4.3.1 悬浊液中掺杂离子的释放量第105-106页
    4.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106页
    4.5 掺杂量对锌/铈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06-114页
        4.5.1 溶胶-凝胶法制备锌/铈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第106页
        4.5.2 材料表征第106-111页
        4.5.3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1-114页
    4.6 焙烧温度对Zn/Ce-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14-126页
        4.6.1 材料表征第114-122页
        4.6.2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22-126页
    4.7 焙烧时间对Zn/Ce-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26-127页
    4.8 光照时间对Zn/Ce-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27-128页
    4.9 暗光对Zn/Ce-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28-130页
    4.10 SO_4~(2-)掺杂对Zn/Ce-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30-143页
        4.10.1 SO_4~(2-)掺杂量对Zn/Ce/SO_4~(2-)-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30-131页
        4.10.2 焙烧温度对Zn/Ce/SO_4~(2-)-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31-142页
        4.10.3 暗光对Zn/Ce/SO_4~(2-)-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42-143页
    4.11 本章小结第143-145页
第5章 锌/钇共掺杂纳米TiO_2抗菌材料研究第145-171页
    5.1 引言第145页
    5.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145页
    5.3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第145-146页
        5.3.1 光致发光谱(PL)第145页
        5.3.2 悬浊液中掺杂离子的释放量第145-146页
    5.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146页
    5.5 掺杂量对锌/钇共掺杂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46-156页
        5.5.1 溶胶-凝胶法制备锌/钇掺杂TiO_2纳米材料第146-147页
        5.5.2 材料表征第147-152页
        5.5.3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52-156页
    5.6 焙烧温度对Zn/Y-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56-166页
        5.6.1 材料表征第157-162页
        5.6.2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62-166页
    5.7 焙烧时间对Zn/Y-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66-167页
    5.8 光照时间对Zn/Y-TiO_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67-168页
    5.9 暗光对Zn/Y-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68页
    5.10 本章小结第168-171页
第6章 硼掺杂纳米TiO_2抗菌材料的研究第171-209页
    6.1 引言第171-172页
    6.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172页
    6.3 纳米材料能表征方法第172页
        6.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FESEM)第172页
        6.3.2 悬浊液中掺杂离子的释放量第172页
    6.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172页
    6.5 掺杂量对硼掺杂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72-185页
        6.5.1 溶胶-凝胶法制备硼掺杂TiO_2纳米材料第172-173页
        6.5.2 材料表征第173-182页
        6.5.3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82-185页
    6.6 焙烧温度对B-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85-191页
        6.6.1 材料表征第185-188页
        6.6.2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88-191页
    6.7 丙三醇掺杂对B-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191-208页
        6.7.1 溶胶-凝胶法制备丙三醇掺杂B-TiO_2纳米材料第191-192页
        6.7.2 样品表征第192-206页
        6.7.3 抗菌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06-208页
    6.8 本章小结第208-209页
第7章 多种纳米材料抗菌性能对比与讨论第209-227页
    7.1 引言第209页
    7.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209页
    7.3 纳米材料表征方法第209页
    7.4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209-210页
    7.5 Ce或Y掺杂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第210-215页
        7.5.1 掺杂量对Ce-TiO_2和Y-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210-211页
        7.5.2 焙烧温度对Ce-TiO_2和Y-TiO_2纳米材料抗菌性能的影响第211-214页
        7.5.3 Zn/Ce-TiO_2、Zn/Y-TiO_2纳米材料中Zn/Ce和Zn/Y的协同抗菌作用第214-215页
    7.6 抗菌材料的对比与讨论第215-225页
        7.6.1 抗菌实验结果第216-219页
        7.6.2 样品表征及讨论第219-225页
    7.7 本章小结第225-227页
第8章 离子掺杂TiO_2纳米材料制备抗菌陶瓷第227-243页
    8.1 引言第227页
    8.2 实验设备及药品第227页
    8.3 抗菌陶瓷的制备及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227-229页
        8.3.1 陶瓷砖的预处理第227-228页
        8.3.2 抗菌陶瓷的制备方法第228页
        8.3.3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第228-229页
    8.4 抗菌陶瓷抗菌性能评价第229-242页
        8.4.1 镀膜厚度对抗菌陶瓷的抗菌性能影响第229-240页
        8.4.2 焙烧温度对抗菌陶瓷的抗菌性能影响第240-242页
    8.5 本章小结第242-243页
第9章 结论第243-245页
参考文献第245-25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第259-261页
致谢第261-263页
作者简介第263页

论文共2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合细菌固态制剂研究
下一篇:稀土掺杂硼酸钾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