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物质分离机械论文

SiO2/PVC纳米共混超滤膜的制备及其处理采油废水效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2-15页
        1.1.1 我国当前的水资源短缺现状第12-13页
        1.1.2 油田采油技术的发展第13-14页
        1.1.3 采油废水的水量水质特点第14页
        1.1.4 采油废水的危害第14-15页
    1.2 采油废水的处理现状第15-16页
        1.2.1 采油废水处理的总体现状第15页
        1.2.2 采油废水处理的传统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超滤技术简介及其在采油废水中的应用第16-20页
        1.3.1 超滤技术简介第16-17页
        1.3.2 超滤膜技术在采油废水中应用现状第17-18页
        1.3.3 超滤技术采油废水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第18-20页
    1.4 膜污染及其控制方法第20-22页
        1.4.1 膜污染问题简介第20页
        1.4.2 膜污染处理的传统方法第20-21页
        1.4.3 超滤膜改性技术简介第21-22页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1.5.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3页
        1.5.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4-38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24-25页
        2.1.1 实验材料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设备第24-25页
    2.2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表征方法第25页
        2.2.1 纳米二氧化硅的微观形貌和粒径分析第25页
        2.2.2 纳米粒子的化学结构分析第25页
    2.3 超滤膜的制备方法第25-27页
        2.3.1 平板型超滤膜的制备第25-26页
        2.3.2 相转化法制备膜的机理第26-27页
    2.4 超滤膜性能的表征第27-31页
        2.4.1 膜厚表征第27页
        2.4.2 膜的机械性能表征第27页
        2.4.3 膜的亲水性能表征第27-28页
        2.4.4 膜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能表征第28-29页
        2.4.5 超滤膜的微观形貌分析第29-30页
        2.4.6 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分析第30-31页
    2.5 膜的短期过滤性能分析第31-34页
        2.5.1 采油废水的水质指标分析第31-32页
        2.5.2 膜通量的衰减变化情况第32页
        2.5.3 膜截留性能分析第32页
        2.5.4 膜表面污染物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第32页
        2.5.5 超滤膜表面的污染阻力分析第32-34页
    2.6 膜的长期污染性能分析第34-36页
        2.6.1 膜在长期污染情况下的过滤效果第35页
        2.6.2 膜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过滤效果第35页
        2.6.3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超滤膜表面污染形貌分析第35-36页
        2.6.4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第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膜配方的优化及其性能表征第38-60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和性质第38-40页
        3.2.1 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制备方法第38-39页
        3.2.2 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分析第39页
        3.2.3 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的颗粒形貌和粒径分布第39-40页
    3.3 制膜工艺参数的优化第40-44页
        3.3.1 正交实验的设计第40-42页
        3.3.2 聚合物添加量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第42页
        3.3.3 PVP添加量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第42-43页
        3.3.4 预蒸发时间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第43页
        3.3.5 凝固浴温度对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3.3.6 制膜工艺最优参数的确定第44页
    3.4 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添加量的共混体系的影响第44-46页
        3.4.1 不同纳米添加量对铸膜液黏度和脱泡时间的影响第44-45页
        3.4.2 不同纳米添加量对铸膜液外观和成膜性能影响第45-46页
    3.5 不同SiO_2/PVC改性膜性能的分析第46-58页
        3.5.1 膜厚分析第46-47页
        3.5.2 机械性能分析第47-48页
        3.5.3 断面性能微观形貌和EDS分析第48-52页
        3.5.4 亲水性能分析第52-53页
        3.5.5 渗透性能和截留性能分析第53-54页
        3.5.6 表面二维和三维立体形貌分析第54-56页
        3.5.7 蛋白质静态吸附实验分析第56页
        3.5.8 抗蛋白质污染性能分析第56-57页
        3.5.9 抗大肠杆菌吸附性能分析第57-58页
    3.6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短期和长期运行条件下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第60-72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采油废水的水质成分分析第60-61页
    4.3 改性超滤膜在死端过滤单元中污染行为第61-67页
        4.3.1 不同改性膜在死端过滤情况下通量变化情况第61-62页
        4.3.2 不同超滤膜在死端过滤情况下的水质分析第62-63页
        4.3.3 不同超滤膜表面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第63-64页
        4.3.4 不同超滤膜表面污染物的形貌分析第64-65页
        4.3.5 不同超滤膜污染阻力的分析第65-66页
        4.3.6 死端过滤情况下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分析第66-67页
    4.4 长期错流污染下超滤膜的污染性能分析第67-70页
        4.4.1 长期错流下不同膜的通量变化情况第67-68页
        4.4.2 长期错流状态下跨膜压力的变化第68-69页
        4.4.3 长期错流状态下超滤膜表面污染物分析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不同预处理条件下改性膜对采油废水的抗污染性能研究第72-80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超滤技术与预处理联用下水质变化情况第72-73页
    5.3 超滤与预处理联用下过滤通量的变化第73-75页
    5.4 超滤与预处理联用下膜表面污染物形貌分析第75-77页
    5.5 不同预处理条件对超滤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第77-78页
    5.6 超滤技术与预处理联用提高改性膜抗污染性能机理分析第78页
    5.7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洋平台受损结构灌浆卡箍力学分析与装置研究
下一篇: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及其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