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程序控制磨床和数控磨床论文

曲面混合磁流体数控研磨关键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2章 混合磁流体曲面研磨加工机理及研磨均匀量的控制第17-29页
    2.1 混合磁流体研磨工作原理第17-18页
    2.2 混合磁流体研磨液第18页
    2.3 混合磁流体曲面研磨材料去除规律的研究第18-23页
        2.3.1 磁流体曲面研磨微观去除机理第19-20页
        2.3.2 磁流体曲面研磨宏观去除机理第20-22页
        2.3.3 曲面磁流体研磨去除量均匀性的影响因素第22-23页
    2.4 曲面研磨常规“之”字形研磨轨迹产生的问题及原因第23-27页
        2.4.1 常规曲面研磨运动轨迹产生的问题第23-24页
        2.4.2“之”字形研磨轨迹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4-26页
        2.4.3 研磨运动轨迹的规划第26-27页
    2.5 混合磁流体曲面研磨特点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混合磁流体研磨头磁场分析及测头运动控制第29-52页
    3.1 混合磁流体研磨装置总体结构第29-30页
    3.2 研磨头的设计第30-32页
        3.2.1 磁极形状的影响第30-31页
        3.2.2 研磨头的结构第31-32页
    3.3 基于ANSYS虚拟样机分析第32-39页
        3.3.1 开槽磁极对磁场的影响第32-34页
        3.3.2 开槽形状对磁场的影响第34-36页
        3.3.3 槽形对磁场强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第36-39页
    3.4 数控系统功能分析第39-40页
    3.5 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第40-43页
        3.5.1 系统的硬件总体构成第41-42页
        3.5.2 系统的软件组成第42-43页
    3.6 曲面数字化测量轨迹控制第43-51页
        3.6.1 测量方式的选择第44-46页
        3.6.2 测头的进给方向的运动轨迹第46-47页
        3.6.3 测头的运动方式第47页
        3.6.4 测头的自动跟踪算法模型第47-49页
        3.6.5 自动选择跟踪方式第49-50页
        3.6.6 跨距方向进行行间距规划第50-51页
    3.7 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曲面混合磁流体研磨数控加工轨迹的实现第52-74页
    4.1 STL文件的读入与可视化平台建立第52-56页
        4.1.1 STL文件存储格式第53-54页
        4.1.2 STL文件格式的规则和分析第54-56页
    4.2 OpenGL环境下STL模型显示第56-59页
        4.2.1 本文所用OpenGL部分函数第56-57页
        4.2.2 STL模型的读取与显示第57-59页
    4.3 基于STL模型研磨运动轨迹的规划和生成第59-67页
        4.3.1 行距自适应的磁极轨迹规划第59-60页
        4.3.2 基于STL模型的算法流程第60-63页
        4.3.3 三角形面片与截片面交点求解第63-65页
        4.3.4 有向截面交点生成第65-67页
        4.3.5 研磨头轨迹的可视化第67页
    4.4 研磨轨迹后置处理以及G代码的生成第67-71页
        4.4.1 按设定步长后置处理第67-69页
        4.4.2 混合磁流体加工路径的生成第69-71页
    4.5 以自由曲面生成数控加工G代码第71-73页
    4.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5.1 全文总结第74-75页
    5.2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lN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重型机床立柱热变形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