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金属有机骨架/铋系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引言第12-13页
    1.1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第13-17页
        1.1.1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1.2 半导体光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第14-15页
        1.1.3.具有异质结的复合光催化剂第15-17页
    1.2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第17-25页
        1.2.1 MOFs材料的光催化机理第17-19页
        1.2.2 设计合成MOFs光催化材料第19-25页
    1.3 铋系半导体化合物第25-28页
        1.3.1 氧化铋和硫化铋第25页
        1.3.2 卤氧铋第25-26页
        1.3.3 碳酸氧铋第26页
        1.3.4 Bi_2MO_6第26-27页
        1.3.5 钒酸铋第27页
        1.3.6 磷酸铋第27-28页
        1.3.7 M(BiO_3)_n第28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第28-30页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8-29页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0-38页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30-31页
        2.1.1 实验药品第30页
        2.1.2 实验仪器第30-31页
    2.2 材料的制备第31-33页
        2.2.1 MIL-125(Ti)的制备第31页
        2.2.2 BiVO_4的制备第31页
        2.2.3 BiVO_4/MIL-125(Ti)复合催化剂的制备第31-32页
        2.2.4 UiO-66(Zr) 的制备第32页
        2.2.5 Bi_2MoO_6的制备第32页
        2.2.6 Bi_2MoO_6/UiO-66(Zr)复合物的制备第32-33页
    2.3 材料表征方法第33-34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3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33页
        2.3.3 投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第33页
        2.3.4 傅立叶变幻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33页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3-34页
        2.3.6 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UV-VisDRS)第34页
        2.3.7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34页
    2.4 罗丹明B溶液预处理第34-35页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4-35页
        2.4.2 不同pH下罗丹明B的吸光度变化第35页
    2.5 光催化性能体系及评价方法第35-36页
        2.5.1 光化学反应系统第35页
        2.5.2 体系实验参数及研究方法第35-36页
        2.5.3 光催化性能评价方法第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Bi VO_4/MIL-125(Ti)异质结构型光催化剂第38-52页
    3.1 前言第38-39页
    3.2 表征分析第39-45页
        3.2.1 XRD分析第39-40页
        3.2.2 形貌分析第40-41页
        3.2.3 FT-IR分析第41-42页
        3.2.4 XPS分析第42-43页
        3.2.5 UV-VisDRS分析第43-45页
    3.3 可见光光催化性能第45-50页
        3.3.1 BiVO_4含量的影响第45-46页
        3.3.2 罗丹明B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第46-48页
        3.3.3 同其他光催化剂的比较第48页
        3.3.4 可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第48-49页
        3.3.5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49-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Bi_2MoO_6/UiO-66(Zr)复合材料第52-66页
    4.1 前言第52-53页
    4.2 催化剂的表征第53-59页
        4.2.1 XRD分析第53页
        4.2.2 形貌分析第53-55页
        4.2.3 FT-IR分析第55-56页
        4.2.4 XPS分析第56-57页
        4.2.5 BET分析第57-58页
        4.2.6 UV-VisDRS分析第58-59页
    4.3 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第59-64页
        4.3.1 材料的罗丹明B降解试验第59-61页
        4.3.2 可重复利用性和稳定性第61-63页
        4.3.3 可能的光催化机理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页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5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件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石墨纳米囊用于拉曼准确定量与快速检测以及靶向成像
下一篇:不同体系对木素解聚产物分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