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危险驾驶罪概述 | 第8-20页 |
1.1 我国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历程及现状 | 第9页 |
1.2 危险驾驶罪的犯罪构成及特征 | 第9-20页 |
1.2.1 犯罪主体 | 第10-11页 |
1.2.2 犯罪客体 | 第11-12页 |
1.2.3 犯罪的主观方面 | 第12-14页 |
1.2.4 犯罪的客观方面 | 第14-20页 |
第2章 国外危险驾驶罪的立法现状 | 第20-24页 |
2.1 美国的研究动态和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2.2 德国的研究动态和立法现状 | 第21-23页 |
2.3 日本的研究动态和立法现状 | 第23-24页 |
第3章 我国有关危险驾驶罪认定的疑难问题 | 第24-27页 |
3.1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认定问题 | 第24-26页 |
3.2 追逐竞驶型危险驾驶罪的认定问题 | 第26页 |
3.3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危险驾驶罪的认定问题 | 第26-27页 |
第4章 我国法律关于危险驾驶罪的完善 | 第27-34页 |
4.1 进一步扩大危险驾驶罪的范畴,将下列危险驾驶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的管辖范围 | 第27-32页 |
4.1.1 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 第27-28页 |
4.1.2 非营运客车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的行为 | 第28-29页 |
4.1.3 货运机动车载人或严重超过核定载质量载货的行为 | 第29-31页 |
4.1.4 机动车严重超速行驶的行为 | 第31页 |
4.1.5 机动车驾驶人逃避酒精检测的行为 | 第31-32页 |
4.2 细化危险驾驶罪的入罪标准,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32-33页 |
4.2.1 醉驾型、毒驾型危险驾驶罪的入罪标准 | 第32页 |
4.2.2 追逐竞驶型和严重超速型危险驾驶罪的入罪标准 | 第32页 |
4.2.3 货车违法载人或者载货严重超过核定载质量型危险驾驶罪的入罪标准 | 第32页 |
4.2.4 校车或者客车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型危险驾驶罪的入罪标准 | 第32-33页 |
4.3 进一步明确办理危险驾驶罪案件的程序,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 第33-34页 |
4.3.1 在办案期限上,公、检、法三机关应作出明确规定 | 第33页 |
4.3.2 公安机关办案可采用专人专职模式 | 第33-34页 |
4.4 加重危险驾驶罪的法定刑,加大对当事人的惩罚力度 | 第34页 |
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