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潜力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分析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3-16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6-17页 |
2.1.1 可持续发展 | 第16页 |
2.1.2 潜力 | 第16-17页 |
2.1.3 城市可持续发展潜力 | 第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2.1 城市多目标协同论 | 第17页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7-18页 |
2.2.3 生态城市理论 | 第18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2.3.1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8-21页 |
2.3.2 国内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21-24页 |
2.3.3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4-26页 |
3 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 第26-34页 |
3.1 构建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3.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6页 |
3.1.2 构建指标体系的思路 | 第26-28页 |
3.2 确定评价模型 | 第28-34页 |
3.2.1 可持续发展潜力因子筛选模型 | 第29-30页 |
3.2.2 可持续发展潜力因子检验模型 | 第30-31页 |
3.2.3 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第31-34页 |
4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潜力分析 | 第34-58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4-35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4.3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筛选与检验 | 第35-48页 |
4.3.1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筛选 | 第35-40页 |
4.3.2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因子检验 | 第40-48页 |
4.4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 第48-56页 |
4.4.1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动态评价 | 第48-51页 |
4.4.2 与其它资源型城市比较分析 | 第51-56页 |
4.5 小结 | 第56-58页 |
5 焦作市可持续发展提升途径 | 第58-66页 |
5.1 经济发展子系统 | 第58-60页 |
5.1.1 发展循环经济,构筑绿色工业体系 | 第58-59页 |
5.1.2 提升第三产业的竞争力 | 第59-60页 |
5.2 人民生活子系统 | 第60-62页 |
5.2.1 完善就业保障体系 | 第61页 |
5.2.2 加快城乡统筹建设 | 第61-62页 |
5.3 社会事业子系统 | 第62-63页 |
5.3.1 提高市民的素质,加强文化建设 | 第62-63页 |
5.3.2 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 第63页 |
5.4 资源环境子系统 | 第63-66页 |
5.4.1 加强水资源保护 | 第64页 |
5.4.2 加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 | 第64-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创新点 | 第67页 |
6.3 不足 | 第67-68页 |
6.4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