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0 前言 | 第10-12页 |
1 奇幻小说简介 | 第12-18页 |
1.1 奇幻小说的发源与发展 | 第12-14页 |
1.1.1 中国奇幻小说历史溯源 | 第12页 |
1.1.2 欧美现代奇幻小说的影响 | 第12-14页 |
1.2 奇幻小说概念的界定 | 第14-18页 |
2 江南奇幻小说畅销的读者研究及其畅销原因 | 第18-32页 |
2.1 江南小说作品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2 江南奇幻小说解读 | 第20-27页 |
2.2.1 “孤独的少年”形象塑造 | 第21-23页 |
2.2.2 对似真性的强化 | 第23-24页 |
2.2.3 对传统侠文化的传承 | 第24页 |
2.2.4 对现有文明的怀疑与思考 | 第24-25页 |
2.2.5 对“神性”的重构 | 第25-27页 |
2.3 江南奇幻小说畅销原因 | 第27-29页 |
2.3.1 满足读者情感需求,解剖青春伤痛 | 第27-28页 |
2.3.2 虚构世界带来的愉悦 | 第28-29页 |
2.3.3 互文性的乐趣 | 第29页 |
2.4 江南奇幻小说的读者研究 | 第29-32页 |
2.4.1 新媒介对读者思维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2 读者群定位和消费方式的改变 | 第31-32页 |
3 江南奇幻小说的产业化运作 | 第32-39页 |
3.1 《九州》系列小说的“众包”生产模式 | 第32-33页 |
3.2 全版权运营的营销策略 | 第33-39页 |
3.2.1 品牌建设:线上到线下的突破与尝试 | 第33-35页 |
3.2.2 准确定位消费群,连载和单行本相结合 | 第35-37页 |
3.2.3 资源整合:联姻漫画及其他,追求共生效应 | 第37-39页 |
4 江南奇幻小说产业化过程中的启示与问题 | 第39-45页 |
4.1 江南作品在产业化过程中的启示 | 第39-42页 |
4.1.1 双轨制模式,开放式发展 | 第39-40页 |
4.1.2 引进风险投资的商业运作模式 | 第40-41页 |
4.1.3 全版权运营实现版权利益最大化 | 第41-42页 |
4.2 江南作品在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4.2.1 借鉴西方模式过程中本土内核的弱化 | 第42-43页 |
4.2.2 受市场审美变化影响,存在自我重复的危险 | 第43页 |
4.2.3 全版权运营模式困难重重 | 第43-45页 |
5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