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1.1.1 经济快速发展,旅游热潮持续升温 | 第10页 |
1.1.2 古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 第10-12页 |
1.1.3 城市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热点 | 第12页 |
1.1.4 历史文化保护得到重视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3.1 国内外旅游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3.1.1 国外旅游竞争力研究 | 第14页 |
1.3.1.2 国内旅游竞争力研究 | 第14-17页 |
1.3.2 国内外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 第17-18页 |
1.3.2.1 国外空间结构研究 | 第17-18页 |
1.3.2.2 国内空间结构研究 | 第18页 |
1.3.3 国内古都旅游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页 |
2.1.1 古都 | 第22页 |
2.1.2 竞争力 | 第22页 |
2.2 资源禀赋理论 | 第22-23页 |
2.3 可持续旅游发展理论 | 第23页 |
2.4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3-24页 |
2.5 旅游系统理论 | 第24-25页 |
3 古都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5-30页 |
3.1 方法选择 | 第25-27页 |
3.1.1 主成分分析 | 第25页 |
3.1.2 投影寻踪模型 | 第25-26页 |
3.1.3 层次分析法 | 第26-27页 |
3.2 构建原则 | 第27页 |
3.2.1 系统性 | 第27页 |
3.2.2 可获得性 | 第27页 |
3.2.3 动态性 | 第27页 |
3.2.4 科学性 | 第27页 |
3.3 体系构建 | 第27-29页 |
3.4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4 古古都旅游竞争力的分析 | 第30-38页 |
4.1 古都旅游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 | 第30-33页 |
4.2 古都旅游竞争力的投影寻踪分析 | 第33页 |
4.3 古都旅游竞争力的层次分析 | 第33-34页 |
4.4 古都旅游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 第34-35页 |
4.5 古都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类型分析 | 第35-38页 |
4.5.1 单一旅游空间结构类型 | 第35-36页 |
4.5.2 旅游综合竞争力水平划分空间结构类型 | 第36-37页 |
4.5.3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划分旅游空间结构类型 | 第37-38页 |
5 古都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38-45页 |
5.1 成熟型古都 | 第38-40页 |
5.1.1 发展概况 | 第38-39页 |
5.1.2 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39-40页 |
5.1.2.1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 第39页 |
5.1.2.2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 第39-40页 |
5.1.2.3 积极提倡文明旅游 | 第40页 |
5.2 潜力型城市 | 第40-41页 |
5.2.1 发展概况 | 第40页 |
5.2.2 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40-41页 |
5.2.2.1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 第41页 |
5.2.2.2 创新旅游产品类型 | 第41页 |
5.2.2.3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第41页 |
5.3 发展型古都 | 第41-45页 |
5.3.1 发展概况 | 第41-43页 |
5.3.2 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 | 第43-45页 |
5.3.2.1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 第43页 |
5.3.2.2 完善相关设施建设 | 第43-44页 |
5.3.2.3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 第44页 |
5.3.2.4 培养高层管理人员 | 第44页 |
5.3.2.5 加强周边区域合作 | 第44-45页 |
6 结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45页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 文献 | 第46-4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硕士期间参与课题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