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

沙松种子解除休眠的机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前言第8-10页
1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8页
   ·关于种子休眠原因的研究进展第10-11页
   ·关于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遗传变异第11-12页
     ·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代谢第12-13页
     ·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的激素平衡第13-14页
     ·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的信号传导第14页
     ·种子的二次休眠第14-15页
   ·关于种子催芽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5-18页
     ·层积处理第15-16页
     ·外源激素处理第16页
     ·化学药剂处理第16-17页
     ·其他方法第17-18页
       ·物理方法第17页
       ·生物磁技术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8页
   ·试验材料第18页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第18-25页
     ·沙松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第18-19页
     ·沙松种子休眠原因的探究第19-20页
       ·沙松种子种皮透性的测定第19页
       ·沙松种子种皮及胚中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及生物测定第19-20页
     ·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第20-25页
       ·试验设计第20-21页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1页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21-22页
       ·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α+β-;α-等)第23-24页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的测定第24页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第24-25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25-27页
   ·技术路线图第27-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68页
   ·沙松种子基本生物学特性第28页
     ·沙松种子形态的测定第28页
     ·沙松种子千粒重测定第28页
     ·沙松种子含水率的测定第28页
   ·沙松种子休眠原因的分析第28-33页
     ·沙松种子的种皮透性分析第28-29页
     ·沙松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分析第29-33页
       ·沙松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籽萌发率的影响第29-30页
       ·沙松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籽苗高生长的影响第30-31页
       ·沙松种子各部分浸提液对白菜籽根长生长的影响第31-33页
   ·层积过程中沙松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动态变化第33-68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对沙松种子内贮藏物质的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3-44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33-37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淀粉含量的变化第37-40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第40-44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对沙松种子内相关代谢酶的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4-55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第44-52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的变化第52-55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对沙松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的影响第55-68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生长素(IAA)含量的变化第56-58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赤霉素(GA_3)含量的变化第58-61页
       ·不同的层积条件下种子内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第61-64页
       ·各激素含量之间比值的变化第64-68页
4 结论与讨论第68-72页
   ·结论第68-70页
     ·沙松种子休眠的原因第68页
       ·沙松种皮的透性第68页
       ·沙松种子内源抑制物质分析第68页
     ·沙松种子层积过程中内含物的生理生化变化第68-70页
       ·层积过程中沙松种子内贮藏物质的代谢第68-69页
       ·层级过程中沙松种子内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第69-70页
       ·层积过程中沙松种子激素含量的变化第70页
   ·讨论及研究展望第70-72页
     ·讨论第70-71页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78页
个人简介第78-80页
导师简介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元宝枫容器育苗基质配制及化学控根技术研究
下一篇:空气湿度和光周期对沙松幼苗顶芽形成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