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中国戏剧艺术论文--话剧艺术论文

李伯男“爱情三部曲”女性形象建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4页
    1.1 关于论题第7页
    1.2 论题的意义第7-8页
    1.3 李伯男其人第8-9页
    1.4 李伯男话剧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1.5 “爱情三部曲”概述第10-11页
    1.6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7 研究难点第12页
    1.8 可能的创新点第12-14页
第2章 爱情三部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概述第14-27页
    2.1 婚姻状况第14-22页
        2.1.1 大龄剩女第14-17页
        2.1.2 情场高手第17-18页
        2.1.3 离婚记者第18-20页
        2.1.4 隐婚族第20-22页
    2.2 社会身份第22-27页
        2.2.1 知心大姐第22-24页
        2.2.2 打工妹第24-25页
        2.2.3 有钱小三第25-27页
第3章 大众文化语境下“爱情三部曲”女性形象的建构第27-45页
    3.1 社会身份的建构第28-34页
        3.1.1 精神情感中的追爱者第28-29页
        3.1.2 男权世界里的臣服者第29-32页
        3.1.3 价值观念里的女强人第32-33页
        3.1.4 世俗生活中的普通人第33-34页
    3.2 情感价值的建构第34-40页
        3.2.1 个体情感价值的追求第34-38页
        3.2.2 普世的情感价值追求第38-40页
    3.3 舞台叙事的建构第40-45页
        3.3.1 道具营造的环境变换第40-42页
        3.3.2 灯光诉说的心理历程第42-43页
        3.3.3 音乐强化的心理起伏第43-45页
第4章 二元对立性格特征下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生产及其符号化意义第45-56页
    4.1 话剧角色中性格的双重建构第45-49页
        4.1.1 职场精英:价值追求的对立第45-46页
        4.1.2 情感追求——阶级局限:身份结构的对立第46-47页
        4.1.3 现实生活:权利意识的对立第47-49页
    4.2 内心世界剖析与女性精神特征的揭示第49-52页
        4.2.1 女性形象的心理话语第49-51页
        4.2.2 女性形象的精神特质第51-52页
    4.3 日常生活叙事与职场女性命运轨迹的呈现第52-56页
        4.3.1 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现实第53-54页
        4.3.2 女性形象的符号化意义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寻金基德电影中的禅意
下一篇:霍华德·肖《指环王》系列电影配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