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带伸臂桁架减振层高层结构抗风效果分析与对比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结构风效应的基本理论第15-17页
        1.2.1 风荷载的基本概念第15页
        1.2.2 工程风荷载确定方法第15-16页
        1.2.3 振动舒适度的发展过程第16-17页
    1.3 结构振动控制分类第17页
    1.4 黏滞阻尼器简介第17-19页
    1.5 伸臂桁架减振层高层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高层建筑风振舒适度评价标准第24-30页
    2.1 舒适度的主要评价标准第24页
    2.2 中国规范第24-25页
    2.3 ISO标准第25-27页
        2.3.1 ISO6897-1984标准第25-26页
        2.3.2 ISO1037(2007)标准第26-27页
    2.4 北美标准第27页
    2.5 日本标准第27-28页
    2.6 舒适度评价标准的比较第28页
    2.7 舒适度评价流程第28-29页
    2.8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高层结构脉动风数值模拟第30-43页
    3.1 结构顺风向风荷载第30-32页
        3.1.1 顺风向风荷载计算公式第30页
        3.1.2 基本风压第30-31页
        3.1.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第31页
        3.1.4 风载体型系数第31-32页
        3.1.5 风振系数第32页
    3.2 风速时程模拟方法第32-33页
        3.2.1 线性滤波法第32-33页
        3.2.2 谐波叠加法第33页
    3.3 高层结构顺风向脉动风数值模拟第33-42页
        3.3.1 研究背景第33页
        3.3.2 基础理论第33-35页
        3.3.3 谐波叠加法生成风速时程第35-38页
        3.3.4 脉动风压时程模拟第38-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结构的动力特性第43-48页
    4.1 工程概况和模型建立第43页
    4.2 结构振型第43-45页
    4.3 结构顶点加速度响应第45-46页
    4.4 结构舒适度评价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带伸臂桁架减振层高层结构抗风性能分析第48-71页
    5.1 伸臂桁架式黏滞阻尼器布置第48-50页
        5.1.1 黏滞阻尼器的理论模型第48-49页
        5.1.2 带阻尼器伸臂桁架减振层布置第49-50页
    5.2 减振层布置位置对带阻尼器减振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第50-59页
        5.2.1 单道减振层结构的抗风性能第51-54页
        5.2.2 两道减振层结构的抗风性能第54-58页
        5.2.3 三道减振层结构的抗风性能第58-59页
    5.3 阻尼器总阻尼系数对伸臂桁架减振层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第59-64页
    5.4 三种不同形式伸臂桁架下结构抗风效果对比分析第64-70页
        5.4.1 对比模型的建立背景第64-66页
        5.4.2 对比模型的建立第66-67页
        5.4.3 不同形式伸臂桁架下结构抗风性能对比分析第67-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结论和展望第71-74页
    结论第71-72页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增城区邓村村四方联动的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下一篇:建筑施工不安全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