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量收集的鲁棒无线传输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携能通信概述 | 第15-30页 |
2.1 携能通信的总体架构 | 第15-17页 |
2.2 射频能量源 | 第17-19页 |
2.2.1 专用射频能量源 | 第18页 |
2.2.2 环境射频能量源 | 第18-19页 |
2.3 接收器操作策略 | 第19-26页 |
2.4 多跳携能中继 | 第26-30页 |
2.4.1 携能中继的中继策略 | 第26-27页 |
2.4.2 功率分配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协作中继网络模型 | 第30-38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30-31页 |
3.2 携能中继网络的能量接收策略选择 | 第31-33页 |
3.3 基于多用户协作的信噪比最大化问题 | 第33-38页 |
第四章 携能中继网络中的优传输策略研究 | 第38-45页 |
4.1 非凸的最优化问题分析 | 第38页 |
4.2 非凸的最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 | 第38-39页 |
4.3 基于二分法的迭代最优算法设计 | 第39-45页 |
4.3.1 确定变量?γ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 第39-40页 |
4.3.2 非凸的可行域问题的求解方案 | 第40-42页 |
4.3.3 基于二分法的迭代最优算法的总体设计 | 第42-45页 |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5-51页 |
5.1 系统参数讨论 | 第45页 |
5.2 随机信道的系统仿真与分析 | 第45-48页 |
5.3 设定信道的系统仿真与分析 | 第48-5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1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简历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