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西部TJC-1孔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TJC-1 孔岩芯的沉积特征 | 第11-25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第11-15页 |
2.1.1 区域范围 | 第11页 |
2.1.2 水文概况 | 第11-12页 |
2.1.3 工区海域总体地形特点 | 第12-15页 |
2.1.3.1 侵蚀地貌 | 第13页 |
2.1.3.2 堆积地貌 | 第13-15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17页 |
2.2.1 渤海湾盆地主要构造单元 | 第16页 |
2.2.2 主要断裂 | 第16-17页 |
2.3 TJC-1 孔简介及沉积学特征 | 第17-25页 |
第三章 钻孔磁学样品的选取和测试 | 第25-37页 |
3.1 古地磁方向的获取 | 第26-30页 |
3.1.1 古地磁采样 | 第26页 |
3.1.2 坐标转换 | 第26-27页 |
3.1.3 剩磁测量 | 第27页 |
3.1.4 退磁技术 | 第27-28页 |
3.1.5 由退磁数据估计剩磁方向 | 第28-29页 |
3.1.6 差矢量和 | 第29页 |
3.1.7 最佳拟合退磁直线的退磁平面 | 第29页 |
3.1.8 野外策略 | 第29-30页 |
3.2 磁性矿物 | 第30-32页 |
3.2.1 铁氧化物 | 第30-31页 |
3.2.2 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硫化物 | 第31-32页 |
3.2.3 火成岩中的铁钛氧化物 | 第32页 |
3.2.4 土壤和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 | 第32页 |
3.3 居里温度 | 第32页 |
3.4 矫顽磁力 | 第32-33页 |
3.5 饱和磁化强度 | 第33页 |
3.6 磁化率 | 第33页 |
3.7 岩石剩磁 | 第33-35页 |
3.7.1 热剩磁 | 第33-34页 |
3.7.2 沉积剩磁 | 第34页 |
3.7.3 化学剩磁 | 第34-35页 |
3.7.4 等温剩磁 | 第35页 |
3.7.5 粘滞剩磁 | 第35页 |
3.8 地磁极性年表与磁性地层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古地磁学研究的实验结果 | 第37-47页 |
4.1 实验过程与结果 | 第37-40页 |
4.2 TJC-1 孔磁性地层特征 | 第40-44页 |
4.3 磁化率参数波动反映古气候变化 | 第44-45页 |
4.4 沉积速率波动指示区域构造变化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