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移动场景下可穿戴设备的定位方法的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4页 |
| 2 导航系统与无线定位技术 | 第14-32页 |
| 2.1 导航系统 | 第14-17页 |
| 2.1.1 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 | 第14-15页 |
| 2.1.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第15-17页 |
| 2.2 GNSS定位原理及误差分析 | 第17-20页 |
| 2.2.1 GNSS定位原理 | 第18-19页 |
| 2.2.2 GNSS系统定位误差与处理 | 第19-20页 |
| 2.3 无线定位技术 | 第20-26页 |
| 2.3.1 超声波定位 | 第21页 |
| 2.3.2 蓝牙定位 | 第21-22页 |
| 2.3.3 红外线定位 | 第22页 |
| 2.3.4 RFID定位 | 第22-23页 |
| 2.3.5 超宽带技术定位 | 第23-24页 |
| 2.3.6 Wi-Fi定位 | 第24页 |
| 2.3.7 ZigBee定位 | 第24-26页 |
| 2.4 WSN定位算法 | 第26-31页 |
| 2.4.1 WSN算法的数据采集过程 | 第26-29页 |
| 2.4.2 WSN算法的数据处理过程 | 第29-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移动场景下基于RSSI与信标节点的定位方法 | 第32-40页 |
| 3.1 基于RSSI的测距方法和信号传播模型 | 第32-33页 |
| 3.2 数据处理阶段 | 第33-35页 |
| 3.2.1 行人航位推算 | 第34-35页 |
| 3.3 普通节点定位方法 | 第35-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4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 4.1 仿真环境和参数设定 | 第40-41页 |
|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5 可穿戴检测设备 | 第45-58页 |
| 5.1 可穿戴检测设备的组成 | 第45-46页 |
| 5.2 硬件结构与连接 | 第46-53页 |
| 5.2.1 硬件模块组成与各模块简介 | 第46-49页 |
| 5.2.2 模块 | 第49-53页 |
| 5.3 设备通信协议开发 | 第53-54页 |
| 5.4 测试及结果 | 第54-5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