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盆地青龙台—牛居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12页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2页 |
2.1 工区位置 | 第14页 |
2.2 构造特征 | 第14-16页 |
2.2.1 断裂特征 | 第14-15页 |
2.2.2 构造单元 | 第15-16页 |
2.3 地层特征 | 第16-19页 |
2.4 构造演化特征 | 第19-22页 |
2.4.1 伸展裂陷期 | 第19-20页 |
2.4.2 裂谷走滑期 | 第20-21页 |
2.4.3 新近纪—第四纪后裂陷沉降阶段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22-37页 |
3.1 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 | 第22-24页 |
3.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24-37页 |
3.2.1 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 | 第24-27页 |
3.2.2 层序划分方案 | 第27-28页 |
3.2.3 单井层序划分 | 第28-32页 |
3.2.4 连井层序地层对比 | 第32-34页 |
3.2.5 层序地层分布特征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 | 第37-52页 |
4.1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第37-43页 |
4.2 单井相分析 | 第43-45页 |
4.3 连井沉积相分析 | 第45-47页 |
4.4 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分布 | 第47-51页 |
4.5 沉积相展布规律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第52-57页 |
5.1 油气成藏条件 | 第52-53页 |
5.2 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 第53-55页 |
5.2.1 层序格架控制油气藏发育位置 | 第53页 |
5.2.2 古地貌背景控制砂体发育特征 | 第53-54页 |
5.2.3 沉积相带控制圈闭类型 | 第54页 |
5.2.4 输导体系控制油气的空间分布 | 第54-55页 |
5.3 岩性圈闭有利区带预测 | 第55-57页 |
5.3.1 青龙台—牛居洼陷过渡部位 | 第55-56页 |
5.3.2 茨东构造带南端 | 第56-57页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