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1 导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财政支农资金概念的相关研究 | 第14页 |
1.3.2 支农资金政府投入机制、分配结构、使用效率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3 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相关研究 | 第16页 |
1.3.4 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2 财政支农资金含义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财政支农与财政支农资金的含义 | 第21-22页 |
2.1.1 财政支农的含义 | 第21-22页 |
2.1.2 财政支农资金的含义 | 第22页 |
2.2 财政支农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23页 |
2.2.3 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理论 | 第23-25页 |
3 岱岳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分析 | 第25-36页 |
3.1 财政支农资金规模现状 | 第25-27页 |
3.2 财政支农资金来源构成 | 第27-32页 |
3.2.1 地方可用财力 | 第27-30页 |
3.2.2 地方财政收入各组成部分分析 | 第30-32页 |
3.3 财政支农资金拨付管理现状 | 第32-33页 |
3.4 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现状 | 第33-34页 |
3.5 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现状 | 第34-35页 |
3.5.1 社会监督 | 第34页 |
3.5.2 制度监督 | 第34-35页 |
3.5.3 自我监督 | 第35页 |
3.6 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评价现状 | 第35-36页 |
4 岱岳区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6-42页 |
4.1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足、规模不大 | 第36页 |
4.2 财政支农资金来源单一、落实困难 | 第36-37页 |
4.2.1 支农项目资金的主管部门账务管理不规范 | 第36-37页 |
4.2.2 支农专项资金来源单一 | 第37页 |
4.2.3 支农项目资金到位困难 | 第37页 |
4.3 财政支农资金的支付管理存在问题 | 第37-38页 |
4.3.1 预算内资金核算未纳入到集中支付中 | 第37页 |
4.3.2 财政部门各科室对支农资金项目的审核力度不足 | 第37-38页 |
4.3.3 预算的约束力有待加强 | 第38页 |
4.4 财政支农资金预算管理水平低 | 第38-39页 |
4.4.1 试点项目缺乏 | 第38页 |
4.4.2 绩效目标不明确 | 第38-39页 |
4.4.3 总体绩效水平低 | 第39页 |
4.4.4 绩效考评处罚环节缺失 | 第39页 |
4.4.5 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有待加强 | 第39页 |
4.5 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39-41页 |
4.5.1 财政支农资金规章制度缺失 | 第40页 |
4.5.2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力度不足 | 第40页 |
4.5.3 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责任不明 | 第40-41页 |
4.6 财政支农资金的评价机制有所缺失 | 第41-42页 |
4.6.1 绩效管理缺乏权威性和约束力 | 第41页 |
4.6.2 支农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完善 | 第41-42页 |
5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42-50页 |
5.1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 第42-43页 |
5.1.1 遵照《农业法》的相关规定、持续增加农村建设投入 | 第42页 |
5.1.2 加大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 | 第42-43页 |
5.1.3 拓展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对农业投入的激励机制 | 第43页 |
5.2 拓展支农资金来源、确保落实到位 | 第43-44页 |
5.2.1 规范账务管理 | 第43页 |
5.2.2 拓展专项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 第43-44页 |
5.2.3 确保支农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 第44页 |
5.3 创新支农资金支付模式、提高使用效率 | 第44-45页 |
5.3.1 严格执行项目资金审核程序、监督项目资金拨付方式的选择 | 第44页 |
5.3.2 完善财政直接支付制度 | 第44-45页 |
5.3.3 改善会计基础工作 | 第45页 |
5.4 加强机制改革,提升支农资金预算管理水平 | 第45-47页 |
5.4.1 增加项目数量 | 第45-46页 |
5.4.2 明确绩效目标 | 第46页 |
5.4.3 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 第46页 |
5.4.4 健全绩效考评监管机制 | 第46-47页 |
5.5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提升监管和整合力度 | 第47-48页 |
5.5.1 进一步规范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 | 第47页 |
5.5.2 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力度 | 第47页 |
5.5.3 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 第47-48页 |
5.6 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重视评估结果的应用 | 第48-50页 |
5.6.1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的权威性与约束力 | 第48页 |
5.6.2 建立追踪问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48页 |
5.6.3 设置县、市、省三级单位的联合考核、综合实施评价结果 | 第48-50页 |
6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