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巷道虚拟可视化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 | 第10-13页 |
1 绪论 | 第13-19页 |
·概况 | 第13-14页 |
·煤矿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去向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成果去向 | 第16页 |
·煤矿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16-1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解决方法 | 第17页 |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的主体结构 | 第18页 |
·本章总结 | 第18-19页 |
2 三维巷道虚拟可视化的分析 | 第19-25页 |
·巷道虚拟可视化的定位 | 第19-20页 |
·三维巷道虚拟可视化的开发工具 | 第20-22页 |
·OpenGL中的操作 | 第20-21页 |
·OpenGL的工作流程 | 第21-22页 |
·OpenGL的环境配置 | 第22页 |
·巷道虚拟可视化的系统设计 | 第22-24页 |
·系统设计思想 | 第22-23页 |
·系统架构分析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三维巷道的数据模型与算法 | 第25-35页 |
·煤矿巷道的测量以及数据采集 | 第25-26页 |
·巷道的测量 | 第25页 |
·测量数据的处理 | 第25-26页 |
·三维巷道的模型建立 | 第26-30页 |
·煤矿巷道的图形 | 第26-27页 |
·B样条曲线和曲而 | 第27-28页 |
·NURBS曲线与曲面 | 第28-30页 |
·三维巷道部分数据结构的设计 | 第30-34页 |
·NURBS曲面的程序设计 | 第30-32页 |
·巷道内部元素数据结构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煤矿巷道虚拟可视化方法 | 第35-51页 |
·可视化技术的概述 | 第35-36页 |
·可视化技术定义 | 第35页 |
·可视化的技术原理 | 第35-36页 |
·可视化处理过程 | 第36页 |
·OpenGL的可视化坐标的研究 | 第36-42页 |
·OpenGL中的坐标变换 | 第36-38页 |
·OpenGL下的坐标投影 | 第38-42页 |
·OpenGL中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 第42-49页 |
·顶点法向量的计算 | 第42-44页 |
·光照与材质 | 第44-45页 |
·纹理映射的实现 | 第45-46页 |
·阴影部分的实现 | 第46-48页 |
·双缓冲的机制和显示列表的特性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巷道透水粒子的虚拟实现 | 第51-59页 |
·煤矿巷道透水事故 | 第51-52页 |
·透水事故的原理 | 第51页 |
·透水事故的处理及注意 | 第51-52页 |
·水粒子的虚拟化设计 | 第52-53页 |
·粒子的设计思想 | 第52页 |
·粒子绘制的方法简介 | 第52-53页 |
·水粒子虚拟化的初步实现 | 第53-57页 |
·建立水粒子的结构体 | 第53-55页 |
·绘制粒子的函数 | 第55-57页 |
·本章总结 | 第57-59页 |
6 三维巷道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67页 |
·三维巷道的初步实现 | 第59-62页 |
·巷道横截面的实现 | 第59-60页 |
·巷道底部长方体的实现 | 第60-61页 |
·巷道圆弧连接 | 第61-62页 |
·巷道地形的初步实现 | 第62-64页 |
·地形纹理的创建 | 第62-63页 |
·地形的初步绘制 | 第63-64页 |
·NURBS方法建立巷道拱形曲面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