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的诗学思想与诗歌批评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李慈铭:名士、狂人、旧文学的殿军 | 第10-14页 |
1.1.1 晚清名士 | 第10-11页 |
1.1.2 狂人 | 第11-13页 |
1.1.3 旧文学的殿军 | 第13-14页 |
1.2 李慈铭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李慈铭思想与人格研究 | 第14-15页 |
1.2.2 李慈铭著述及文学理论研究 | 第15页 |
1.2.3 李慈铭的诗歌研究 | 第15-16页 |
1.3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及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李慈铭的诗学思想 | 第18-28页 |
2.1 采众家之长,成个人之面目 | 第18-21页 |
2.2 立学识之基,济诗歌之本体 | 第21-26页 |
2.2.1 学识与诗歌 | 第21-23页 |
2.2.2 学人与诗人 | 第23-25页 |
2.2.3 诗人用学 | 第25-26页 |
2.3 反规拟之风,倡缘情之创作 | 第26-28页 |
第3章 李慈铭的唐、宋、明诗批评 | 第28-39页 |
3.1 李慈铭的唐诗批评 | 第28-33页 |
3.1.1 重评李白 | 第29-31页 |
3.1.2 重评杜甫 | 第31-33页 |
3.2 李慈铭的宋诗批评 | 第33-34页 |
3.3 李慈铭的明诗批评 | 第34-39页 |
3.3.1 重评后七子 | 第35-36页 |
3.3.2 重评晚明诗坛 | 第36-39页 |
第4章 李慈铭的清诗批评 | 第39-46页 |
4.1 对清初“梅村体”和“神韵说”的肯定 | 第39-41页 |
4.2 对才学之诗的批评 | 第41-43页 |
4.3 对格调一统的批判 | 第43-44页 |
4.4 对革新诗人的批判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