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社群主义法律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2-16页
第一章 社群主义法律主体观第16-31页
    第一节 社群的界定第16-20页
        一、飘忽不定的社群概念第16-17页
        二、交叉重叠的社群概念第17-20页
    第二节 社群与个体第20-31页
        一、社群主义的自我观第20-24页
        二、对自由主义自我观批判的偏颇第24-31页
第二章 社群主义法律责任观第31-57页
    第一节 自由主义权利观批判与反驳第31-35页
        一、社群主义的批判逻辑第31-33页
        二、自由主义的反驳逻辑第33-35页
    第二节 责任的主题化第35-57页
        一、西方责任概念的演进第35-40页
        二、社群主义的责任论第40-57页
第三章 社群主义法律正义观第57-84页
    第一节 善与正义的现身第57-73页
        一、柏拉图善的现身第57-61页
        二、亚里士多德正义的现身第61-68页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善与正义在当下的现身第68-73页
    第二节 善与正义的优先性第73-84页
        一、正义优先于善的来源第73-78页
        二、善优先于正义的来源第78-84页
第四章 社群主义宪政观第84-108页
    第一节 宪政之善第84-98页
        一、正义与善的优先性争论第85-95页
        二、善与正义之争的虚假性第95-98页
    第二节 社群主义宪政观第98-108页
        一、一元论第98-105页
        二、多元论第105-108页
第五章 社群主义法律观与我国的法治建设第108-122页
    第一节 社群主义与我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第109-115页
        一、儒家思想与社群主义的暗合第109-113页
        二、儒家思想吸收社群主义以济法治之穷第113-115页
    第二节 社群主义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第115-122页
        一、主体观的启示第116-117页
        二、权利观的启示第117-118页
        三、正义观的启示第118-119页
        四、宪政观的启示第119-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7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137-138页
后记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重国籍的国际法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当代文学监狱叙事话语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