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老龄化时代的长寿风险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导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4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4-15页
        1.4.1 主要内容第14-15页
        1.4.2 可能的创新点第15页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5-17页
        1.5.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2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2章 我国人口与养老金现状分析第17-28页
    2.1 人口现状第17-19页
    2.2 老年人口抚养比第19-20页
    2.3 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第20-21页
    2.4 长寿风险第21-28页
        2.4.1 长寿风险和人口老龄化第21-22页
        2.4.2 长寿风险产生的原因第22-24页
        2.4.3 长寿风险的承担者第24-25页
        2.4.4 长寿风险的影响第25-28页
第3章 长寿风险管理方式及存在问题第28-43页
    3.1 养老金计划的精算基础第28-32页
    3.2 传统长寿风险管理方式第32-34页
        3.2.1 传统的长寿风险管理方式第32-33页
        3.2.2 传统长寿风险管理方式的不足第33-34页
    3.3 创新型长寿风险管理方式第34-39页
        3.3.1 变额年金保险第34-38页
        3.3.2 反向抵押贷款第38-39页
    3.4 长寿风险证券化的管理方式第39-41页
        3.4.1 幸存者债券第40页
        3.4.2 长寿互换第40-41页
    3.5 中国长寿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3.5.1 我国理论界对群体死亡率预测误差很大第41页
        3.5.2 利益相关者对长寿风险的认识不足第41-42页
        3.5.3 我国的资本市场不成熟第42页
        3.5.4 落后的再保险市场难以满足风险转嫁需求第42-43页
第4章 中国长寿风险证券化探索——长寿互换第43-50页
    4.1 互换的定义第43页
    4.2 长寿互换的定义第43页
    4.3 长寿互换合约的价格第43-47页
        4.3.1 互换合约的风险边际第44页
        4.3.2 死亡率模型的选择第44-45页
        4.3.3 趋势外推法下的三种死亡率模型第45-47页
    4.4 Lee-Carter模型介绍第47-50页
        4.4.1 模型形式第47-48页
        4.4.2 模型的求解第48-50页
第5章 加强长寿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0-53页
    5.1 深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第50页
    5.2 努力改善养老保险定价第50页
    5.3 加快保险产品创新设计第50-51页
    5.4 积极向资本市场转嫁风险第51-52页
    5.5 鼓励再保险公司分担风险第52-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保险公司河南分公司银保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G银行江西分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