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17页 |
1.2 快衰落信道中OFDM信道估计算法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快衰落无线信道及OFDM系统的研究 | 第19-35页 |
2.1 快衰落无线信道特性 | 第19-27页 |
2.1.1 多径效应 | 第19-20页 |
2.1.2 多普勒效应 | 第20-21页 |
2.1.3 信道统计特性及建模 | 第21-27页 |
2.2 快衰落无线信道模型 | 第27-30页 |
2.2.1 复指数基扩展模型(CE-BEM) | 第28-29页 |
2.2.2 多项式基扩展模型(P-BEM) | 第29页 |
2.2.3 离散卡洛基扩展模型(DKL-BEM) | 第29页 |
2.2.4 椭圆基扩展模型(DPS-BEM) | 第29-30页 |
2.3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 | 第30-34页 |
2.3.1 OFDM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2.3.2 OFDM正交性 | 第31-32页 |
2.3.3 OFDM调制与解调 | 第32-33页 |
2.3.4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BEM的快衰落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 | 第35-61页 |
3.1 导频插入方式 | 第35-37页 |
3.1.1 块状导频 | 第35-36页 |
3.1.2 梳状导频 | 第36-37页 |
3.2 基于BEM的信道估计模型搭建 | 第37-44页 |
3.2.1 快衰落信道中OFDM系统 | 第37-39页 |
3.2.2 信道GCE-BEM建模 | 第39-40页 |
3.2.3 基于GCE-BEM的OFDM系统 | 第40-41页 |
3.2.4 信道估计的数据模型搭建 | 第41-44页 |
3.3 簇状导频辅助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44-49页 |
3.3.1 BEM- LMMSE估计算法 | 第45-47页 |
3.3.2 BEM- LS估计算法 | 第47-48页 |
3.3.3 BEM-BLUE估计算法 | 第48页 |
3.3.4 改进的BEM-BLUE估计算法 | 第48-49页 |
3.4 低复杂度均衡算法 | 第49-50页 |
3.5 基于BEM模型的信道估计算法实现 | 第50-52页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改进的基于GCE-BEM模型的信道估计算法 | 第61-81页 |
4.1 改进的分簇梳状导频 | 第61-64页 |
4.2 改进的ICI自消除信道估计算法 | 第64-80页 |
4.2.1 改进的时域滤波ICI自消除信道估计系统 | 第64-66页 |
4.2.2 滤波函数实现ICI自消除机理 | 第66-77页 |
4.2.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7-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3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81-82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