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盐胁迫下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系生理及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盐胁迫下植物生长性状研究进展第11页
    1.2 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性状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盐胁迫下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盐胁迫下不同倍性小黑杨杂种无性系生长指标变异分析第15-28页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5-16页
        2.1.1 材料处理与取材第15页
        2.1.2 试验方法第15-16页
        2.1.3 统计分析方法第16页
    2.2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16-26页
        2.2.1 方差分析第16-17页
        2.2.2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第17-19页
        2.2.3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叶含水量第19-20页
        2.2.4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叶鲜重第20-21页
        2.2.5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叶干重第21-23页
        2.2.6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茎含水量第23-24页
        2.2.7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茎鲜重第24-25页
        2.2.8 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各无性系的茎干重第25-26页
    2.3 讨论第26-28页
3 盐胁迫下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生理指标变异分析第28-39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28-31页
        3.1.1 试验材料第28页
        3.1.2 试验方法第28-31页
    3.2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31-36页
        3.2.1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生理指标的方差分析第31-32页
        3.2.2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生理指标的影响第32-35页
        3.2.3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3.3 讨论第36-39页
4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第39-43页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1.1 试验材料第39页
        4.1.2 试验方法第39-40页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0-41页
        4.2.1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方差分析第40页
        4.2.2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均值分析第40-41页
        4.2.3 盐胁迫对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的相关性分析第41页
    4.3 讨论第41-43页
5 盐胁迫下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第43-61页
    5.1 试验材料与试剂仪器第43-44页
        5.1.1 试验材料第43页
        5.1.2 试剂及仪器第43-44页
    5.2 试验方法第44-46页
        5.2.1 蛋白质提取第44页
        5.2.2 蛋白质定量分析第44-45页
        5.2.3 双向电泳 2-D第45页
        5.2.4 硝酸银染色方法第45页
        5.2.5 胶的扫描和图像分析第45-46页
    5.3 结果第46-55页
        5.3.1 不同天数盐胁迫下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第46-47页
        5.3.2 盐胁迫不同天数的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片蛋白点的质谱鉴定及功能分类第47-52页
        5.3.3 盐胁迫下三倍体小黑杨杂种无性(XY3.2)叶片差异蛋白的GO类分析第52页
        5.3.4 响应盐胁迫差异蛋白质的鉴定第52-53页
        5.3.5 差异蛋白的鉴定及功能分类第53页
        5.3.6 差异蛋白的调控网络第53-55页
    5.4 讨论第55-61页
        5.4.1 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第55-56页
        5.4.2 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第56-58页
        5.4.3 参与氧化还原作用的蛋白第58-59页
        5.4.4 参与物质合成和代谢的蛋白第59页
        5.4.5 参与识别与运输作用的蛋白第59页
        5.4.6 参与抗盐的蛋白第59-60页
        5.4.7 参与信号转导的蛋白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的内生增长研究
下一篇:基于旋转森林算法的森林植被分类及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