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符河强渗漏带黄河水回灌过程中含水层堵塞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含水层堵塞机理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2 含水层堵塞沙柱模拟试验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3 含水层堵塞的预测、预防和治理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6页 |
2.1 玉符河概况 | 第20-21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2.1.2 气象水文 | 第21页 |
2.1.3 地形地貌 | 第21页 |
2.2 玉符河强渗漏带 | 第21-23页 |
2.3 回灌水源 | 第23-26页 |
2.3.1 回灌工程 | 第23-24页 |
2.3.2 黄河水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含水层堵塞形式研究 | 第26-32页 |
3.1 含水层堵塞形式判别 | 第26-27页 |
3.2 堵塞微观机理分析 | 第27-28页 |
3.3 含水层堵塞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实验室含水层堵塞沙柱模拟试验 | 第32-54页 |
4.1 沙柱试验装置和试验材料 | 第32-34页 |
4.2 沙柱试验方法 | 第34-39页 |
4.2.1 试验方案 | 第35-37页 |
4.2.2 试验步骤 | 第37-39页 |
4.3 沙柱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54页 |
4.3.1 沙柱堵塞状况 | 第39-45页 |
4.3.2 细微颗粒物来源 | 第45-47页 |
4.3.3 细微颗粒物微观运动 | 第47-51页 |
4.3.4 沙柱出流浊度 | 第51-54页 |
第五章 玉符河强渗漏带野外回灌效果及堵塞分析 | 第54-62页 |
5.1 回灌水量 | 第54-56页 |
5.2 黄河水回灌孔隙水浊度变化 | 第56-57页 |
5.3 黄河水回灌孔隙水颗粒物含量变化 | 第57-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