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滑坡论文

冉家沟4号滑坡形成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滑坡形成机理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页
    1.4 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第17-22页
    2.1 地理位置第17页
    2.2 气象水文第17-20页
        2.2.1 气象第17-18页
        2.2.2 水文第18-20页
    2.3 地形地貌第20页
    2.4 地层岩性第20-21页
    2.5 地质构造及地震第21页
    2.6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滑坡的基本特征第22-28页
    3.1 滑坡的分布形态及类型第22-25页
    3.2 滑坡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第25-26页
        3.2.1 滑体特征第25页
        3.2.2 滑面及滑带土特征第25-26页
        3.2.3 滑床第26页
    3.3 滑坡现状第26-27页
    3.4 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滑坡的形成机理第28-40页
    4.1 滑坡的形成条件第28-31页
        4.1.1 滑坡形成的内在条件第28-30页
        4.1.2 滑坡形成的外在条件第30-31页
    4.2 滑坡的诱发因素第31-32页
        4.2.1 自然因素第31页
        4.2.2 人为因素第31-32页
    4.3 滑坡的受力状态第32-34页
        4.3.1 滑坡的平面受力状态第32-33页
        4.3.2 滑坡的纵断面受力状态第33-34页
    4.4 滑坡的变形过程第34-39页
        4.4.1 滑坡初次形成过程第35-37页
        4.4.2 滑坡再次滑动过程第37-39页
    4.5 小结第39-40页
第五章 极限平衡法稳定性分析第40-50页
    5.1 极限平衡法概述第40-42页
        5.1.1 传递系数法基本原理第40-41页
        5.1.2 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第41-42页
    5.2 冉家沟4号滑坡稳定性计算第42-45页
        5.2.1 计算工况第42页
        5.2.2 计算参数的选取第42-43页
        5.2.3 计算剖面的选取第43-44页
        5.2.4 计算结果及稳定性评价第44-45页
    5.3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45-49页
        5.3.1 敏感性分析目的及原理第45-47页
        5.3.2 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47-49页
    5.4 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滑坡数值模拟分析第50-66页
    6.1 有限元法的实现过程第50-52页
    6.2 数值模拟软件Midas/GTS介绍第52-53页
    6.3 冉家沟4号滑坡数值模拟第53-65页
        6.3.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的选取第53-55页
        6.3.2 滑坡模拟结果分析第55-65页
    6.4 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祁连东段毛藏寺钼(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西山湾侵入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