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信息聚合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1.5 总结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4页 |
2.1 信息聚合综述 | 第16-20页 |
2.1.1 信息聚合介绍 | 第16页 |
2.1.2 信息聚合模式与表现 | 第16-17页 |
2.1.3 网络爬虫 | 第17-18页 |
2.1.4 网页内容抽取方法 | 第18-19页 |
2.1.5 IKAnalyzer分词工具 | 第19页 |
2.1.6 余弦相似度 | 第19-20页 |
2.2 内存管理方法综述 | 第20-21页 |
2.2.1 Android内存管理机制 | 第20-21页 |
2.2.2 基于MDP算法的内存管理方法[22] | 第21页 |
2.3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综述 | 第21-24页 |
第三章 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 | 第24-38页 |
3.1 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需求 | 第24-25页 |
3.2 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 | 第25-36页 |
3.2.1 设计思路 | 第25页 |
3.2.2 信息聚合系统框架 | 第25-26页 |
3.2.3 信息源选择 | 第26-27页 |
3.2.4 信息抽取模块 | 第27-34页 |
3.2.5 信息聚合的启动 | 第34页 |
3.2.6 数据存储 | 第34-36页 |
3.3 总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内存管理 | 第38-48页 |
4.1 内存管理的功能需求 | 第38页 |
4.2 图片处理 | 第38-41页 |
4.2.1 图片二级缓存 | 第39-40页 |
4.2.2 图片异步加载 | 第40-41页 |
4.3 内存缓存管理 | 第41-45页 |
4.4 内存管理优化实验 | 第45-47页 |
4.5 总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用户身份识别 | 第48-56页 |
5.1 用户身份识别的功能需求 | 第48-49页 |
5.2 用户身份识别的模型设计 | 第49-54页 |
5.2.1 用户行为特征向量 | 第49-51页 |
5.2.2 行为特征向量的训练与分类 | 第51-52页 |
5.2.3 用户身份识别具体实现 | 第52-53页 |
5.2.4 用户身份识别实验 | 第53-54页 |
5.3 基于用户身份识别的功能 | 第54页 |
5.4 总结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系统实现 | 第56-70页 |
6.1 系统定位 | 第56页 |
6.2 系统架构 | 第56-58页 |
6.3 系统部署结构图 | 第58-59页 |
6.4 后台需求分析 | 第59-61页 |
6.5 客户端需求分析 | 第61-62页 |
6.6 系统设计介绍 | 第62-69页 |
6.6.1 后台设计 | 第62-64页 |
6.6.2 客户端设计 | 第64-69页 |
6.7 系统性能分析 | 第69页 |
6.8 总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70-72页 |
7.1 总结 | 第70页 |
7.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