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建筑深基坑两种常见支护形式的换撑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内撑式基坑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换撑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基于最小势能原理的建筑深基坑换撑变形研究 | 第18-25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模式 | 第18-20页 |
2.2.1 冠梁变形模式 | 第18-19页 |
2.2.2 支护桩变形模式 | 第19页 |
2.2.3 支撑变形模式 | 第19-20页 |
2.3 基坑换撑体系变形分析 | 第20-22页 |
2.3.1 换撑块压缩应变能 | 第21页 |
2.3.2 支护桩弯曲应变能 | 第21页 |
2.3.3 冠梁弯曲应变能 | 第21页 |
2.3.4 土压力外势 | 第21-22页 |
2.4 换撑块大小对支护桩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考虑拆换撑工况的建筑深基坑有限元实例分析 | 第25-52页 |
3.1 概述 | 第25页 |
3.2 PLAXIS 3D软件简介与土体本构参数 | 第25-31页 |
3.2.1 PLAXIS 3D软件 | 第25-27页 |
3.2.2 硬化土模型 | 第27-31页 |
3.3 深基坑分层开挖有限元分析 | 第31-43页 |
3.3.1 工程概况 | 第31-33页 |
3.3.2 有限元建模 | 第33-36页 |
3.3.3 分层开挖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3.3.4 开挖完成工况模拟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3.3.5 开挖完成工况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40-43页 |
3.4 深基坑拆换撑阶段有限元分析 | 第43-50页 |
3.4.1 底板浇筑阶段模拟监测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3.4.2 基坑拆换撑阶段模拟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3.4.3 基坑拆换撑阶段模拟监测对比分析 | 第46-49页 |
3.4.4 基坑拆换撑阶段变形研究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换撑块布置参数对深基坑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52-66页 |
4.1 影响建筑深基坑回筑阶段变形的换撑参数 | 第52页 |
4.2 换撑块大小对基坑的影响 | 第52-62页 |
4.2.1 8m中心距分析 | 第53-57页 |
4.2.2 16m中心距分析 | 第57-60页 |
4.2.3 8m与16m中心距对比分析 | 第60-62页 |
4.3 换撑块中心距对基坑的影响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