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 P码捕获的FPGA实现与测试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动态 | 第7-8页 |
1.1.1 GPS 系统 | 第7页 |
1.1.2 GLONASS 系统 | 第7-8页 |
1.1.3 GALILEO 系统 | 第8页 |
1.1.4 北斗系统 | 第8页 |
1.2 课题产生的背景 | 第8-9页 |
1.3 高动态P 码直接捕获的技术难点 | 第9-10页 |
1.4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GPS 系统组成及定位原理 | 第11-19页 |
2.1 GPS 系统的组成 | 第11-13页 |
2.1.1 空间段 | 第11-12页 |
2.1.2 控制段 | 第12页 |
2.1.3 用户段 | 第12-13页 |
2.2 导航定位信号的特性 | 第13-16页 |
2.2.1 GPS 信号的形成 | 第13-14页 |
2.2.2 GPS 系统的扩频码 | 第14-16页 |
2.3 伪距定位原理 | 第16页 |
2.4 GPS 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2.4.1 GPS 接收机的基本结构 | 第16-17页 |
2.4.2 接收机获取观测量的方法 | 第17-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P 码直接捕获方法 | 第19-31页 |
3.1 捕获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3.2 捕获模块的性能指标 | 第20-21页 |
3.3 捕获参数的选择 | 第21-23页 |
3.3.1 码片相位的搜索范围 | 第21页 |
3.3.2 多谱勒频移的搜索范围 | 第21页 |
3.3.3 捕获阶段数据长度的选取 | 第21-22页 |
3.3.4 捕获过程中的频率步进量 | 第22-23页 |
3.4 传统直接序列扩频码的捕获算法 | 第23-28页 |
3.4.1 连续块搜索 | 第23-25页 |
3.4.2 直接平均法 | 第25-26页 |
3.4.3 重叠平均法 | 第26页 |
3.4.4 PMF-FFT 算法 | 第26-28页 |
3.5 P 码信号的快速捕获方法 | 第28-30页 |
3.5.1 PMF-FFT 算法改进 | 第28-30页 |
3.5.2 算法仿真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P 码直接捕获模块的FPGA 实现 | 第31-37页 |
4.1 P 码直接捕获模块硬件设计 | 第31-32页 |
4.1.1 接收机基带电路的整体结构 | 第31页 |
4.1.2 主要器件的选型 | 第31-32页 |
4.2 捕获模块设计 | 第32-36页 |
4.2.1 输入数据的安排 | 第33页 |
4.2.2 SRAM 接口设计 | 第33-34页 |
4.2.3 流水相关器设计 | 第34页 |
4.2.4 FFT 模块设计 | 第34-35页 |
4.2.5 JPL 取模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4.2.6 搜索模块设计 | 第36页 |
4.2.7 捕获模块时序仿真 | 第3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捕获模块的测试 | 第37-47页 |
5.1 捕获模块的测试方法 | 第37-39页 |
5.1.1 捕获模块的测试原理 | 第37-38页 |
5.1.2 捕获模块的测试流程 | 第38-39页 |
5.2 测试信号的产生 | 第39-42页 |
5.2.1 基带测试信号模型 | 第39-41页 |
5.2.2 频带测试信号模型 | 第41-42页 |
5.3 量化器的参数选择 | 第42-45页 |
5.3.1 采样位置对捕获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5.3.2 量化比特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5.3.3 量化门限的选取 | 第44-45页 |
5.4 捕获模块性能损失分析 | 第45-4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