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铀尾矿库周边土壤外源铀的输入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5页 |
| 1.1.1 铀矿冶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 1.1.2 铀尾矿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5页 |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2.2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1.3 技术路线与创新性 | 第16-18页 |
| 1.3.1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1.3.2 创新性 | 第16-18页 |
| 第2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 2.1 研究区概述 | 第18页 |
| 2.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第18-19页 |
| 2.3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19-21页 |
| 2.4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第3章 铀尾矿库周边土壤剖面发育特征及外源 | 第24-30页 |
| 3.1 铀尾矿库周边土壤剖面发育特征 | 第24页 |
| 3.2 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铀的外源分析 | 第24-28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4章 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铀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 | 第30-36页 |
| 4.1 背景剖面中铀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 4.2 铀污染土壤中铀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 4.3 铀污染土壤剖面中外源铀的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 4.4 铀污染土壤的放射性环境质量 | 第33-34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5章 土壤中铀赋存形态及其活性 | 第36-48页 |
| 5.1 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铀的赋存形态 | 第36-41页 |
| 5.2 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铀赋存形态的影响因素 | 第41-42页 |
| 5.3 尾矿库周边土壤中铀的活性 | 第42-44页 |
| 5.4 土壤中活性铀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4-4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6章 铀尾矿库周边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机制 | 第48-52页 |
| 6.1 铀尾砂中铀赋存形态及其铀活性 | 第48-49页 |
| 6.2 土壤中外源铀的输入机制 | 第49-51页 |
| 6.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 7.1 结论 | 第52页 |
| 7.2 展望 | 第52-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