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Pd/CeO2催化剂的硫化及再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7-16页
    1.1 研究背景第7-9页
        1.1.1 柴油车尾气污染与危害第7-8页
        1.1.2 柴油车尾气排放法规及净化技术第8-9页
    1.2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第9-11页
        1.2.1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作用第9页
        1.2.2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组成第9-10页
        1.2.3 柴油车氧化催化剂发展史第10页
        1.2.4 DOC 气体组分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第10-11页
        1.2.5 发展 DOC 催化技术的意义第11页
    1.3 DOC 催化剂的改进第11-15页
        1.3.1 DOC 催化剂的热老化改进第11-12页
        1.3.2 DOC 催化剂的硫老化及化学老化改进第12-14页
        1.3.3 DOC 催化剂的低温性能改进第14-15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6-19页
    2.1 DOC 起燃性能测试第16-17页
        2.1.1 DOC 评价装置简介第16页
        2.1.2 DOC 评价模式第16-17页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17-19页
        2.2.1 X 射线衍射(XRD)第17页
        2.2.2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第17-18页
        2.2.3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第18页
        2.2.4 FTIR 实验第18页
        2.2.5 H2-TPR 实验第18页
        2.2.6 In-situ DRIFTS 实验第18-19页
第三章 Pd/CeO_2催化剂的硫化及再生研究第19-41页
    3.1 催化剂合成第19-21页
        3.1.1 试剂与原料第19页
        3.1.2 主要合成仪器第19-20页
        3.1.3 样品制备第20-21页
    3.2 实验结果第21-35页
        3.2.1 活性评价结果第21-23页
        3.2.2 FTIR 结果第23页
        3.2.3 XRD 结果第23-25页
        3.2.4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结果第25-27页
        3.2.5 HR-TEM 结果第27-30页
        3.2.6 CO 吸附实验结果第30-34页
        3.2.7 H2-TPR 结果第34-35页
    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35-41页
        3.3.1 硫化、再生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第35-37页
        3.3.2 硫化、再生对催化剂孔结构的影响第37-38页
        3.3.3 硫化、再生对催化剂形貌的影响第38-39页
        3.3.4 硫化、再生对 Pd-CeO_2相互作用的影响第39-41页
第四章 一种抗硫 Pd/CeO_2催化剂研究初探第41-62页
    4.1 催化剂合成第41页
    4.2 活性评价结果第41-44页
    4.3 FTIR 结果第44-45页
    4.4 XRF 结果第45-47页
    4.5 XRD 结果第47-49页
    4.6 比表面及孔径分布测试结果第49-53页
    4.7 CO 吸附实验结果第53-55页
    4.8 SEM 结果第55-57页
    4.9 催化剂外壳的保护作用第57-62页
第五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质阻挡微等离子体转化CH4制低碳烃
下一篇:己二酸二酰肼合成实验研究及过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