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中英文缩略语 | 第15-1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6-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44页 |
2.1 控制释放系统概述 | 第18-29页 |
2.1.1 控制释放系统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2 控制药物释放的方法 | 第20-25页 |
2.1.3 常用的控制药物释放的剂型 | 第25-29页 |
2.2 静电纺丝技术概述 | 第29-44页 |
2.2.1 静电纺丝的装置 | 第29-32页 |
2.2.2 电纺丝的原理 | 第32页 |
2.2.3 影响静电纺丝过程和纤维形态的因素 | 第32-36页 |
2.2.4 电纺纤维的特性 | 第36页 |
2.2.5 用于静电纺丝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 第36-40页 |
2.2.6 电纺丝纤维的应用 | 第40-44页 |
第3章 担载药物的"三明治"样纤维膜控释系统的制备及表征 | 第44-70页 |
3.1 引言 | 第44-45页 |
3.2 材料及仪器 | 第45页 |
3.3 方法 | 第45-49页 |
3.3.1 静电纺丝溶液的配制 | 第45-47页 |
3.3.2 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47页 |
3.3.3 "三明治"样纳米纤维控释系统的制备 | 第47-49页 |
3.3.4 控释系统中纳米纤维的形貌表征 | 第49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9-67页 |
3.4.1 PEO质量百分比浓度对纤维相貌的影响 | 第50-52页 |
3.4.2 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相貌的影响 | 第52-56页 |
3.4.3 溶剂挥发性对电纺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56-59页 |
3.4.4 唑来膦酸担载量对电纺纤维形貌的影响 | 第59-63页 |
3.4.5 生物胶和静电纺丝方法对系统封闭效果的比较 | 第63-67页 |
3.5 小结 | 第67-70页 |
第4章 "三明治"样控释系统对唑来膦酸的控释研究 | 第70-80页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71页 |
4.3 方法 | 第71-72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4.4.1 不同的封闭方法对唑来膦酸释放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4.4.2 PLA溶液制备的屏障膜厚度对唑来膦酸释放效果的影响 | 第73-75页 |
4.4.3 PEO溶液制备的载药膜厚度对唑来膦酸释放效果的影响 | 第75-77页 |
4.5 小结 | 第77-8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4页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