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生物多样性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物种多样性 | 第11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11页 |
·功能多样性 | 第11-12页 |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第12-14页 |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第14-29页 |
·传统的微生物纯平板培养法 | 第14-15页 |
·Biolog微平板分析方法 | 第15-20页 |
·基于细胞膜化学成分的细胞分析化学技术 | 第20-26页 |
·醌指纹技术 | 第21页 |
·磷脂脂肪酸分析 | 第21-26页 |
·基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6-28页 |
·群落水平的总DNA分析方法 | 第26页 |
·核酸杂交技术 | 第26-27页 |
·克隆文库分析法 | 第27页 |
·基因指纹图谱方法 | 第27-28页 |
·氯仿提取法(FE)和底物诱导呼吸法(SIR) | 第28-29页 |
第2章 氯化苦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及恢复过程 | 第29-53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药品试剂 | 第30页 |
·仪器和设备 | 第30页 |
·ECO微平板介绍 | 第30-31页 |
·供试土壤 | 第31页 |
·土样采集及药剂处理 | 第31页 |
·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 第31页 |
·统计分析 | 第31-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52页 |
·氯化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恢复过程. | 第32-35页 |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35-37页 |
·个体井OD590值变化与底物利用程度分析 | 第37-40页 |
·微生物群落对碳源代谢特征的聚类分析 | 第40-45页 |
·氯化苦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 | 第45-49页 |
·氯化苦施用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动力学参数特征 | 第49-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基于磷脂脂肪酸_PLFA_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53-59页 |
·引言 | 第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3-54页 |
·土样采集及药剂处理 | 第54页 |
·土壤PLFA全分析 | 第54-55页 |
·平板菌落脂肪酸测定分析 | 第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59页 |
·土壤中PLFAs组成及相对含量. | 第55页 |
·土壤中特征脂肪酸的比值分布及意义. | 第55-56页 |
·平板菌落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56页 |
·熏蒸剂对土壤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