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各种桥梁论文--桥梁:按结构分论文--悬索桥论文

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预应力损失及其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4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22页
        1.2.1 早期自锚式悬索桥发展概况第10-14页
        1.2.2 现代自锚式悬索桥发展概况第14-16页
        1.2.3 混凝土加劲梁自锚式悬索桥发展概况第16-21页
        1.2.4 预应力损失研究发展概况第21-2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预应力损失研究计算方法第24-39页
    2.1 概述第24页
    2.2 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第24-36页
        2.2.1 美国规范 AASHTO LRFD第24-28页
        2.2.2 英国规范 BS5400第28-30页
        2.2.3 欧洲规范 Euro code第30-32页
        2.2.4 德国规范 DIN 1045第32页
        2.2.5 中国公路桥规第32-35页
        2.2.6 小结第35-36页
    2.3 实桥算例分析第36-38页
        2.3.1 计算模型和参数取值第36-37页
        2.3.2 总预应力损失第37页
        2.3.3 瞬时预应力损失第37-38页
        2.3.4 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第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加劲梁预应力损失分析第39-71页
    3.1 自锚式悬索桥预应力损失分析第39页
        3.1.1 缆力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第39页
        3.1.2 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第39页
    3.2 分析思路与步骤第39-41页
    3.3 工程实例第41-43页
        3.3.1 工程概况第41-42页
        3.3.2 技术标准第42-43页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3-49页
        3.4.1 设计参数第43-44页
        3.4.2 计算模型第44-45页
        3.4.3 成桥状态计算第45-47页
        3.4.4 施工阶段划分第47-49页
    3.5 各阶段预应力损失分析第49-61页
        3.5.1 中跨顶板束第50-52页
        3.5.2 中跨底板束第52-54页
        3.5.3 锚—边跨底板束第54-57页
        3.5.4 边跨底板束第57-59页
        3.5.5 锚跨底板束第59-61页
    3.6 自锚式和地锚式悬索桥预应力损失对比分析第61-66页
        3.6.1 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第62-65页
        3.6.2 缆力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第65-66页
    3.7 各阶段截面受力分析第66-70页
        3.7.1 加劲梁截面轴力第66-68页
        3.7.2 加劲梁截面弯矩第68-70页
        3.7.3 小结第70页
    3.8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预应力损失对结构体系影响分析第71-91页
    4.1 缆力弹性压缩预应力损失对结构体系的影响第71-78页
        4.1.1 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71-76页
        4.1.2 对结构线形的影响第76-78页
        4.1.3 规律分析第78页
    4.2 收缩徐变对结构体系的影响第78-90页
        4.2.1 收缩徐变对结构受力的影响第78-81页
        4.2.2 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对结构应力的影响第81-86页
        4.2.3 收缩徐变对结构线形的影响第86-87页
        4.2.4 收缩徐变预应力损失对结构线形的影响第87-89页
        4.2.5 规律分析第89-90页
    4.3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9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年轻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和预后特征
下一篇:两种不同剂量硫唑嘌呤治疗活动性克罗恩病的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