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公司落叶松出材率提升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路线 | 第11-13页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22页 |
2.1 有限元的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2.1.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思想 | 第13页 |
2.1.2 有限元的分析过程 | 第13-14页 |
2.1.3 有限元法的优点 | 第14-15页 |
2.1.4 ANSYS14.0 简介 | 第15-16页 |
2.1.5 ANSYS软件分析的主要功能 | 第16页 |
2.2 ANSYS的优化功能 | 第16-18页 |
2.2.1 优化设计概述 | 第17页 |
2.2.2 优化设计的基本术语 | 第17-18页 |
2.2.3 优化设计的流程 | 第18页 |
2.2.4 拓扑优化 | 第18页 |
2.3 木材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M公司的生产现状分析 | 第22-31页 |
3.1 M木业有限公司概况 | 第22-24页 |
3.1.1 木梁主要加工工艺 | 第22-23页 |
3.1.2 M公司常用材介绍 | 第23-24页 |
3.1.3 落叶松木梁的出产情况 | 第24页 |
3.2 M公司的生产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3.2.1 存在问题 | 第24-25页 |
3.2.2 解决措施 | 第25页 |
3.3 数据来源与分析 | 第25-30页 |
3.3.1 含水率的测定 | 第25-27页 |
3.3.2 其它参数的测定 | 第27-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M公司落叶松出材率的提升 | 第31-53页 |
4.1 模型的建立 | 第31-34页 |
4.1.1 理论值的求解 | 第31-32页 |
4.1.2 单元类型的选择 | 第32页 |
4.1.3 设定材料属性 | 第32-33页 |
4.1.4 网格划分 | 第33页 |
4.1.5 施加约束与载荷 | 第33-34页 |
4.2 等截面矩形悬臂梁的模拟分析 | 第34-41页 |
4.2.1 高宽比为 2:3 时的分析结果 | 第34-37页 |
4.2.2 高宽比为 1:1 时的分析结果 | 第37-38页 |
4.2.3 高宽比为 3:2 时的分析结果 | 第38-40页 |
4.2.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4.3 变截面矩形悬臂梁的有限元分析 | 第41-44页 |
4.3.1 变截面悬臂梁的尺寸设计 | 第41-42页 |
4.3.2 变截面悬臂梁的模拟分析 | 第42-43页 |
4.3.3 确定理论值 | 第43-44页 |
4.3.4 结果分析 | 第44页 |
4.4 M公司落叶松出材率的提升 | 第44-48页 |
4.4.1 问题描述 | 第44-45页 |
4.4.2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 | 第45页 |
4.4.3 零阶法优化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4.4 一阶法优化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4.5 优化后的效益提升效果 | 第47-48页 |
4.5 余料的循环利用 | 第48-52页 |
4.5.1 M公司的余料利用现状 | 第48-49页 |
4.5.2 M公司余料循环利用新途径 | 第49-52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