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全球气候变化 | 第10页 |
1.2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10-12页 |
1.2.1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 第10-11页 |
1.2.2 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 第11-12页 |
1.3 安徽省气候条件与农业气候资源特点 | 第12-14页 |
1.3.1 安徽省农业生产区域性特点 | 第12页 |
1.3.2 安徽气候与种植的关系 | 第12页 |
1.3.3 安徽农业现状 | 第12-13页 |
1.3.4 土壤耕作制度发展 | 第13-14页 |
1.4 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对策 | 第14-15页 |
2 引言 | 第15-18页 |
2.1 选题依据与背景 | 第15页 |
2.2 安徽省农业区基本概况 | 第15-17页 |
2.2.1 安徽省地形特征 | 第15页 |
2.2.2 安徽省农业区 | 第15-17页 |
2.3 安徽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情况 | 第17页 |
2.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3.1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3.2 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3.2.1 粮食产量的分解方法 | 第18页 |
3.2.2 小麦生长期降水变化特征的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4 结果分析 | 第19-45页 |
4.1 安徽省近六十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特点 | 第19-21页 |
4.1.1 安徽省近六十年以来年平均温度变化 | 第19-20页 |
4.1.2 安徽省近六十年以来年降水量变化 | 第20页 |
4.1.3 安徽省近六十年以来年蒸发量变化 | 第20-21页 |
4.2 安徽各农业区气候特点 | 第21-27页 |
4.2.1 沿淮平原农业区 | 第21-22页 |
4.2.2 淮北平原农业区 | 第22-23页 |
4.2.3 江淮丘陵农业区 | 第23-25页 |
4.2.4 沿江平原农业区 | 第25-26页 |
4.2.5 皖南山地农业区 | 第26-27页 |
4.3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五个农业区粮食单产的影响 | 第27-33页 |
4.3.1 1998~2013 年安徽省五个农业区粮食单产的变化 | 第27-28页 |
4.3.2 1998~2013 年间安徽省粮食产量的分解 | 第28-33页 |
4.4 气候变化对五个农业区小麦单产的影响 | 第33-39页 |
4.4.1 1998~2013 年小麦单产变化的特征 | 第33-34页 |
4.4.2 1952~2013 年小麦生长期降水变化的特征 | 第34-39页 |
4.5 气候变化对五个农业区水稻单产的影响 | 第39-42页 |
4.5.1 1998~2013 年安徽五个农业区的稻谷产量变化 | 第39-40页 |
4.5.2 1980 到2008年安徽省不同水稻生育期变化 | 第40-42页 |
4.6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耕作制度的影响 | 第42页 |
4.7 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 | 第42-45页 |
4.7.1 调整种植制度,优化作物布局 | 第42-43页 |
4.7.2 增加作物复种指数,调整作物播种期 | 第43页 |
4.7.3 加强新品种选育 | 第43页 |
4.7.4 提高耕地利用率 | 第43页 |
4.7.5 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天气预报准确性 | 第43页 |
4.7.6 加强农民对气候变化的防范意识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6 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