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3-17页 |
| 1.1 研究现况 | 第13-15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7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 2.1 菌株 | 第17页 |
| 2.2 试剂盒 | 第17页 |
| 2.3 主要仪器 | 第17-18页 |
| 2.4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19-26页 |
| 3.1 变形链球菌的活化、培养 | 第19页 |
| 3.2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体外诱导 | 第19页 |
| 3.3 变形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鉴定 | 第19-20页 |
| 3.3.1 变形链球菌的表型、生理生化鉴定 | 第19-20页 |
| 3.3.2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鉴定 | 第20页 |
| 3.4 变形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的 16SrRNA 序列鉴定 | 第20-21页 |
| 3.5 变形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的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1页 |
| 3.6 引物设计 | 第21-22页 |
| 3.7 总 RNA 的抽提、纯化和检测 | 第22-23页 |
| 3.7.1 总 RNA 抽提的具体步骤如下: | 第22页 |
| 3.7.2 总 RNA 浓度的检测 | 第22-23页 |
| 3.8 去除基因组 DNA 反应 | 第23页 |
| 3.9 cDNA 的合成 | 第23-24页 |
| 3.10 实时荧光定量 PCR | 第24-25页 |
| 3.11 统计学分析 | 第25-26页 |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26-39页 |
| 4.1 变形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的表型、生理生化鉴定 | 第26页 |
| 4.2 变形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的 16SrRNA 序列鉴定 | 第26-28页 |
| 4.3 变形链球菌及其耐氟菌株的生长曲线 | 第28-29页 |
| 4.4 引物设计结果 | 第29-30页 |
| 4.5 总 RNA 浓度的检测 | 第30页 |
| 4.6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 | 第30-36页 |
| 4.6.1 16sRNA 扩增曲线 | 第30-31页 |
| 4.6.2 ciaH 扩增曲线 | 第31-32页 |
| 4.6.3 clpP 扩增曲线 | 第32-33页 |
| 4.6.4 16sRNA 溶解曲线 | 第33-34页 |
| 4.6.5 ciaH 溶解曲线 | 第34-35页 |
| 4.6.6 clpP 溶解曲线 | 第35-36页 |
| 4.7 数据分析 | 第36-39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39-4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 导师简介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