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2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以往学者研究商周制度、先秦姓氏和商周国家体制的现状述评 | 第12-18页 |
三 本文研究主旨、专题设置与章节安排 | 第18页 |
四 关于本文研究的时代和使用的几个重要概念之界定 | 第18-21页 |
五 关于本文使用材料的界定 | 第21-23页 |
第一章 商代公卿姓氏考 | 第23-57页 |
第一节 商代异姓公卿姓氏考(上) | 第23-36页 |
一 伊尹、伊陟姓氏考 | 第23-29页 |
二 仲虺、臣扈姓氏考 | 第29-33页 |
三 咎单姓氏考 | 第33-34页 |
四 巫咸、巫贤姓氏考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商代异姓公卿姓氏考(下) | 第36-49页 |
一 费伯昌、费侯仲衍、费中、恶来姓氏考 | 第36-40页 |
二 傅说姓氏考 | 第40-42页 |
三 周先公姓氏考 | 第42页 |
四 鄂侯姓氏考 | 第42-45页 |
附表一 | 第45-46页 |
附 恶来名“革”辨误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商代同姓公卿与不明姓氏公卿述略 | 第49-56页 |
一 同姓公卿述略 | 第49-52页 |
(一)祖已 | 第49-50页 |
(二)比干 | 第50页 |
(三)微子 | 第50-51页 |
(四)箕子 | 第51-52页 |
附表二 | 第52页 |
二 姓氏不明公卿述略 | 第52-56页 |
(一)九侯 | 第52-53页 |
(二)祖伊 | 第53页 |
(三)崇侯虎 | 第53-54页 |
(四)膠鬲 | 第54-55页 |
附表三 | 第55-5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二章 西周公卿姓氏考 | 第57-94页 |
第一节 西周初期公卿姓氏考 | 第57-71页 |
一 姬姓公卿述略 | 第57-60页 |
(一)“文王子”公卿述略 | 第57-58页 |
(二)召康公族系辨 | 第58-59页 |
(三)虢仲、虢叔族系辨 | 第59-60页 |
附表四 | 第60页 |
二 异姓公卿姓氏考 | 第60-65页 |
(一)太公望姓氏考 | 第60-61页 |
(二)太颠姓氏考 | 第61-62页 |
(三)散宜生姓氏考 | 第62-63页 |
(四)闳夭姓氏考 | 第63页 |
(五)苏忿生姓氏考 | 第63-64页 |
(六)辛甲姓氏考 | 第64-65页 |
附表五 | 第65页 |
三 姓氏不明公卿述略 | 第65-68页 |
1、南宫适姓氏考 | 第65-66页 |
2、尹佚姓氏考 | 第66-67页 |
附表六 | 第67-68页 |
附 关于曹公簠铭文中“”字隶定申论 | 第68-71页 |
第二节 西周中期公卿姓氏考 | 第71-85页 |
一 姬姓公卿述略 | 第71-77页 |
(一)毕公等五位公卿述略 | 第71-73页 |
(二)毛公班等四位公卿述略 | 第73-74页 |
(三)井伯等四位公卿述略 | 第74-75页 |
(四)虢公长父等四位公卿述略 | 第75-77页 |
附表七 | 第77页 |
二 异姓公卿姓氏考 | 第77-80页 |
(一)彤伯姓氏考 | 第77-78页 |
(二)仲桓姓氏考 | 第78页 |
(三)甫侯姓氏考 | 第78-79页 |
(四)造父姓氏考 | 第79-80页 |
附表八 | 第80页 |
三 姓氏不明公卿述略 | 第80-85页 |
(一)传世文献中的西周中期姓氏不知公卿 | 第80-81页 |
1、君陈姓氏辨 | 第80-81页 |
2、君牙姓氏辨 | 第81页 |
附表九 | 第81页 |
(二)出土材料中的西周中期姓氏不知公卿 | 第81-85页 |
附表十 | 第81-85页 |
第三节 西周末期公卿姓氏考 | 第85-92页 |
一 姬姓公卿述略 | 第85-86页 |
(一)周公 | 第85页 |
(二)虢季子白 | 第85页 |
(三)虢文公 | 第85页 |
(四)虢石父 | 第85-86页 |
附表十一 | 第86页 |
二 异姓公卿姓氏考 | 第86-90页 |
(一)程伯休夫姓氏考 | 第86-87页 |
(二)秦仲姓氏考 | 第87页 |
(三)蹶父姓氏考 | 第87页 |
(四)尹吉甫姓氏考 | 第87-89页 |
(五)仲山甫姓氏考 | 第89-90页 |
附表十二 | 第90页 |
三 姓氏不明公卿述略 | 第90-92页 |
(一)传世文献中出现的西周末期不知姓氏公卿 | 第90-91页 |
附表十三 | 第91页 |
(二)出土材料中出现的西周末期不知姓氏公卿 | 第91-92页 |
附表十四 | 第91-9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92-94页 |
第三章 商周制度的比较 | 第94-98页 |
一 商周制度的不同点 | 第94-95页 |
二 商周制度的相同点 | 第95-96页 |
三 对两个相关问题的看法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7页 |
后记 | 第107-109页 |